射线、直线、角
孟丽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能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射线、直线、角”。
一、了解“线的特点”
1、认识线段
(1)师:还记得老朋友线段吗?请你在作业纸上画一条线段。
(2)要求:画好之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并比较你们俩画的线段有什么特点?(一生板画)
(3)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线段有什么特点?
(4)小结:现在你能完整的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a、直的 b、两个端点 c、有限长)
2、认识射线
(1)(电子笔按住红外线指向黑板)
师:你看到了什么?
这两个光点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2)(电子笔光线射向窗外)
现在呢?你能找到光线的另一个端点吗?
(如果能量足够,这条光线会射的很远很远,没有尽头,它是无限长的。)
(3)要求:你能把这条光线画下来吗?画在作业纸上(一生板画)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展示台展示)
提问:你这么画是什么意思呢?
这种画法是可以的。有更好的画法吗?
提问:比较这两条线有什么特点?
师:那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并且是直的线就叫做射线。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提示:刚刚我们画了一条线段,你有什么办法把线段直接改成射线吗? (把线段的一个端点去掉。)
师:像这样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3)小结:射线有什么特点?a、直的 b、一个端点 c、无限长
3、认识直线
(1)师:想象一下,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一条怎样的线呢?
要求:在作业纸上画一画。(一生板画)
(2)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预设:①直接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不要画端点
②把线段的两个端点擦掉
③把射线的一个端点擦掉
(3)师: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4)小结:直线有什么特点?
a、直的 b、没有端点 c、无限长
4、比较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独立思考并填表,再小组交流。
名称 |
相 同 点 |
不 同 点 | |
端 点 |
长 度 | ||
线段 |
|
|
|
射线 |
|
| |
直线 |
|
|
(2)师:线段、射线、直线之间有着许多的不同点,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出示: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现在,你能正确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吗?试一试。
5、练习
师:了解了这么多,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来解决问题吗?
(1)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红色的是什么线? 绿色是什么线? 蓝色呢?
老师在A、B两点之间再添一条线,现在哪一条最短?
(PPT继续在A、B两点之间添线)这样呢? 还是吗?
师:我们发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什么最短?
出示: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我们把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翻到77页,量一量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毫米?
(3)你能在作业纸上任意画两个点,并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
你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量之前先要连接这两点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老师画的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啊?
二、探究“线的延伸”
1、现在只剩一个点,从这一点出发,有多少条射线?看谁画的射线多?
揭示: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师:其实,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图形,叫做角。
(边说边板演画角)
3、自学
师:请同学们看书78页例2,带着问题自学有关角的知识
自学内容:①什么是角?
②角个部分的名称。
③角的表示方法。
全班交流:你学到了什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4、师:如果有几个角,我们可以分别编号,(指着黑板)这是∠1,(指着PPT)这两个分别可以记作(∠2、∠3)。
强调:∠2是直角,所以用直角标记。
5、认识了角,你能数出每块三角尺上有几个角吗?并指一指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6、找了这么多角,你会画角吗?完成78页第三题。
三、总结“线的概念”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射线、直线、角)
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欣赏“生活中的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线,由线构成的世界既神奇又美妙。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发现、欣赏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五、课后思考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道思考题,你敢接受挑战吗?书 81页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