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武进区芙蓉小学 梁晓英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理解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概念,会画圆。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圆
1.(课前在黑板画一个圆)
师:同学们,认识吗?生活中,你在哪还见到过圆?
指名几位同学说说看
2.师:今天,梁老师也带来一些,(课件出示例一),在这里,你能找到圆吗?
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同学们,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那么今天这节课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圆的奥秘。(板贴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
1.自主尝试画圆
1)利用手中的物品画圆(课前准备)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圆,也找了这么多的圆,那么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
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利用你们身边的物品,动手试一试,看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生小组内动手操作,汇报画法
师追问:同学们在画的过程中觉得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得出圆是曲线图形)
2)利用圆规画圆
师:同学们真棒,一会的功夫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画圆我们有专门的工具!
拿出圆规,师介绍圆规的各个部分。
生尝试画圆,交流画法,师归纳学生的画法:定长,定点,旋转
师:谁能再来说说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固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固定好针尖......
教师示范画圆,并说明注意点。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A:在白纸上任意的画圆(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白纸)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白纸,用圆规在上面任意的画一个圆,能再画一个吗?想不想再画一个呢?
展示学生作品
师:看看这位同学画的,为什么有的圆在这,有的却在那?什么发生了变化?
当学生说“位置”时,提问: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生:圆规针尖所指的这个点
师:圆规针尖所指的这个点我们叫做“圆心”,用大写字母“O”表示。
B:在白纸上按要求画圆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白纸反面,用圆规任意的画一个圆,标上圆心O。
如果老师让你们画一个比这个圆小的圆,你打算怎么画?
画一个比第一个圆大的圆呢?
师:那你们觉得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生……)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在圆上应该是从哪到哪的距离?
生: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距离
师:连接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请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一条半径并标上字母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什么?(半径),仔细看,看接下来老师怎么画了?你们能告诉我这条线段是半径吗?(不是)
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d"表示。
生在自己的圆中画出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来几个判断题)
三.合作探究,发现圆的特征
1.(拿出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一个圆)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圆纸片,4人一小组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谈话: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长度也都相等
说说你的理由
3)同一个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或者说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说说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邹老师觉得这个文字表达太复杂,同学们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吗?(d=2r 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对称轴
你的理由?
师追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圆的对称轴就是它的?(直径)
3.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再来总结一下圆有哪些特征?
四:巩固练习,加强认识
1.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1) 同桌间互相指认各个圆的半径和直径,各自量出半径和直径的长度
2) 指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3) 提问:圆中其它的线段为什么不是半径或直径
2. 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1) 生各自在课本上填写
2) 指名会报答案,集体订正
3) 提问:已知半径如何求直径?已知直径如何求半径?
3.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1) 生各自做题(先想想怎么画,再动手操作)
2) 展示几个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4. 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1)生独立完成
2)交流画法,提醒学生以后注意审题
五:回顾总结
|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了那些认识呢?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