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6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孟丽勤
 

可能性》教学反思

武进区芙蓉小学 杨洁

一、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说出一个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根据条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定性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联系条件说明可能性的大小。2、使学生经历摸球、摸牌等活动及其分析过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义;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体验随机事件,感悟随机思想。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感受随机事件的趣味,逐步形成研究问题的兴趣;在与同学交流中发展相互合作的态度和意识。对于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摸球游戏,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摸牌游戏”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摸牌游戏”之前,讲清小组合作的要求,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和“摸牌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优点:1、精心准备上课所需要的教具与学具,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汲取知识。2、精心设计板书。3、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做到环环相扣,每个活动后都要求学生说说活动的体会。4、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的想法,设计教案时预设学生的回答。不足1、在出示活动要求时,ppt呈现的有些繁琐,学生不能一下子就记住那么四条要求。2、在三次摸球活动后的回顾与小结时,我可以只呈现“可能”、“一定”、“不可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不再仅局限与两个球的活动。对于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3、教学语言要更富感染力,对学生的答案得及时给与表扬与鼓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