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芙蓉小学 孟丽勤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平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课一开始就用一道分苹果问题导入,让学生们感受平均分,在揭示两组人数不同后,让学生产生知识的冲突,明白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2 、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不断反思,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