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组内工作计划为主,结合组内的特点,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方向,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为基础,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立足学科主阵地,加大优质课研究的力度,以“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为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才能,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教学与学习方式改变等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教学展示、教育论坛等系列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新课改精神,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精心设计教案、练习、学生数学活动等,提升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工作,结合本学科本组的特点,认真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扎实搞好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4.加强学生小组团队精神,力争组内工作有特色、出成效。
5.配合领导开展教学流程管理,定期检查组内成员的教学常规工作。
三、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2、加强年级教研。五年级5位教师周二写字课聚在办公室,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并围绕学校数学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和总结。坚持写好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札记。切实开展好教研工作,双周参加大组教研,落实好教研组教研教改精神,单周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4、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细化集体备课的过程指导,本学期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要求每位教师争取主讲一课,安排好周次,定好内容,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使集体备课不是只停留在“备”字上,而是真正做到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以进一步增强教师为学生学服务的意识,探索出一条学生“能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情趣”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每节课成为每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四、具体安排:                                                        
     
备课组集体活动计划安排
| 
 周次  | 
 月份  | 
 活动内容  | 
 地点  | 
 主持人  | 
| 
 第1周  | 
 3  | 
 制定备课组计划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3周  | 
 3  |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上研究课并评课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5周  | 
 3  |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7周  | 
 4  | 
 业务学习“课程范式”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9周  | 
 4  |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上研究课并评课  | 
 会议室  | 
 邹彩虹  | 
| 
 第11周  | 
 5  | 
 “分数的意义 ” 上研究课并评课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13周  | 
 5  | 
 “圆的认识”上研究课并评课  | 
 会议室  | 
 邹彩虹  | 
| 
 第15周  | 
 6  | 
 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 
 办公室  | 
 邹彩虹  | 
| 
 第17周  | 
 6  | 
 备课组总结  | 
 办公室  | 
 邹彩虹  | 
附表二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 
 计划周次  | 
 单元  | 
 教 学 内 容  | 
 节数  | 
 测验安排  | 
| 
 一(3.2-3.6)  | 
 第一单元  | 
 复习《方程》一单元  | 
 3  | 
 | 
| 
 二(3.9-3.13)  | 
 第二单元  | 
 《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  | 
 3+1  | 
 单元测试  | 
| 
 三(3.16-3.20)  | 
 第三单元  | 
 《因数与倍数》  | 
 12+1  | 
 | 
| 
 四(3.23-3.27)  | 
 第三单元  | 
 《因数与倍数》  | 
 | 
 | 
| 
 五(3.30-4.3)  | 
 第三单元  | 
 《因数与倍数》、《积与积的积偶性》  | 
 | 
 单元测试  | 
| 
 六(4.7-4.10)  | 
 第四单元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15+1  | 
 | 
| 
 七(4.13-4.17)  | 
 第四单元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 
 | 
| 
 八(4.20-4.24)  | 
 第四单元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 
 | 
| 
 九(4.27-4.30)  | 
 第四单元  | 
 《分数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  | 
 | 
 期中测评  | 
| 
 十(5.4-5.8)  | 
 第五单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 
 单元测试  | 
| 
 十一(5.11-5.15)  | 
 第六单元  | 
 《圆》  | 
 11  | 
 | 
| 
 十二(5.18-5.22)  | 
 第六单元  | 
 《圆》  | 
 | 
 | 
| 
 十三(5.25-5.29)  | 
 第六单元  | 
 《圆》  | 
 | 
 | 
| 
 十四(6.1-6.5)  | 
 第七单元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3  | 
 单元测试  | 
| 
 十五(6.8-6.12)  | 
 第八单元  | 
 《整理与复习》  | 
 5  | 
 | 
| 
 十六(6.15-6.19)  | 
 | 
 期末复习  | 
 | 
 | 
| 
 十七(6.23-6.26)  | 
 | 
 期末复习  | 
 | 
 | 
| 
 十八(6.29-7.5)  | 
 | 
 期末复习  | 
 | 
 期终测评  | 
附表三
2014-2015五上数学备课组听课安排表
| 
 周次  | 
 执教者  | 
 指教内容  | 
| 
 3  | 
 陈芳  |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 
 9  | 
 叶婷  |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 
| 
 11  | 
 陈祥娣  | 
 《分数的意义》  | 
| 
 13  | 
 邹彩虹  | 
 《圆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