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教研工作以课堂改革实验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重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业务素质。  
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组织本年级组的教师围绕“ 尝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主题,探讨实施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联系教学实践寻求解决办法。 
2、加强常规管理和检查,教研组内互相听课,互相检查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每周三下午在会议室进行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等备课组活动。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教案和教学中。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采取“随堂课”“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并存,多元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思路,每位备课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3、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抓作业批改、单元验收,反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段段清,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不断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4、认真完成教学随笔,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不断进取,努力提高组内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5、既重视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备课组活动安排
第2周,制定备课组计划,《方程》教材分析;
第3周,《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第4周,《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材分析;
第5周,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第6周,《认识分数》教材分析;
第7周,数学教研组活动;
        公开课:陈丽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第8周,数学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第9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并集体备课;
第10周,公开课:陆云芳《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11周,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第12周,《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集体备课“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13周,《圆》教材分析;
第14周,公开课:孟丽勤《圆的认识》
第15周,公开课:朱春漫《圆的面积》
第16周,学习《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与新趋势》并讨论;
第17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第19周,备课组总结。
附: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 
 1  | 
 2.17~2.21  | 
 1.等式与方程  2.等式的性质  3.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2  | 
 2.24~2.28  | 
 1.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整理与练习  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 
| 
 3  | 
 3.3~3.7  | 
 1.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整理与练习   | 
| 
 4  | 
 3.10~3.14  | 
 1.确定位置      2.公倍数和公因数  | 
| 
 5  | 
 3.17~3.21  | 
 1.公倍数和公因数     | 
| 
 6  | 
 3.24~3.28  | 
 1.数字与信息   2.认识分数  | 
| 
 7  | 
 3.31~4.4  | 
 1.认识分数  | 
| 
 8  | 
 4.7~4.11  | 
 1.认识分数        | 
| 
 9  | 
 4.14~4.18  | 
 1.找规律     2.期中复习  | 
| 
 10  | 
 4.21~4.25  | 
 1.分数的基本性质     | 
| 
 11  | 
 4.28~5.2  | 
 1.分数的基本性质    | 
| 
 12  | 
 5.5~5.9  | 
 1.球的反弹高度   2.统计   3.分数加法和减法     | 
| 
 13  | 
 5.12~5.16  | 
 1.分数加法和减法      | 
| 
 14  | 
 5.19~5.23  | 
 1.圆的认识   2.圆的周长       | 
| 
 15  | 
 5.26~5.30  | 
 1.圆的面积   2.整理与练习  | 
| 
 16  | 
 6.2~6.6  | 
 1.组合图形的面积   2.画出美丽的图案   3.圆的复习  | 
| 
 17  | 
 6.9~6.13  | 
 1.整理与复习  | 
| 
 18  | 
 6.16~6.20  | 
 1.期末总复习  | 
| 
 19  | 
 6.23~6.27  | 
 1.期末复习    2.期末考试  | 
| 
 20  | 
 6.30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