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小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组教学计划
(2010——2011)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学校《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托“课改”的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构建高效课堂,发展和美人生打好基础。
二、学期目标: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芙小的办学理念、教研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争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主要工作:
1、人员组成:杨洁、董晓平、马桂玉、陈芳、孟丽勤、陈芳、邹彩虹。
2、计划制定:开学初完成备课组计划,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抓手,做好每一个活动项目的执行方案和落实措施,确保组内所有教师规范执行;
3、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常态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学期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教学特长,积极摸索出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促进常态课堂的提升。与此同时抓好“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4、组织好备课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尝试与其他年级交叉听课、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教师之间多交流教学的经验,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5、组织好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活动做到:三定(定时、定主讲人、定内容),四统一(教学中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难点和突破方法、统一基本作业和测验),组内活动轮流主讲。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本学期备课组将围绕学校的主要教学工作,狠抓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备课安排落实到个人,主备人需在周一将备课的电子稿或打印稿发给组员,以便于讨论研究。
6、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以及教师培训,加强教研组内和外界的学习,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水平。以课题为载体,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每位教师自定一个个人课题加以研究,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课题协作活动,将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抓好课题的研究。
四、具体安排
| 
 主要活动及时间安排  | 
 | 
 周次  | 
 内容  | 
 地点  | 
 主持人  | 
| 
 教师活动  | 
 1  | 
 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定本 
学期教学重点  | 
 会议室  | 
 邹彩虹  | |
| 
 2  | 
 学习数学教育杂志  | 
 会议室  | 
 董晓平  | ||
| 
 3  |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单元分析  | 
 会议室  | 
 陈芳  | ||
| 
 5  | 
 单元分析《认识分数》  | 
 教导处  | 
 陈芳  | ||
| 
 6  | 
 数学子课题组研究课活动 
(孟丽勤老师)  | 
 多媒体室  | 
 梁晓英  | ||
| 
 8  | 
 备课组听课评课活动 
(骨干教师汇报课)  | 
 多媒体室  | 
 董晓平  | ||
| 
 9  | 
 学习数学教育杂志  | 
 教导处  | 
 陈芳  | ||
| 
 10  | 
 期中考试分析  | 
 教导处  | 
 陈芳  | ||
| 
 12  | 
 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 
 会议室  | 
 陈芳  | ||
| 
 13  | 
 研讨“圆的认识”一课  | 
 教导处  | 
 陈芳  | ||
| 
 14  | 
 上教研课(师徒同台献课)  | 
 多媒体室  | 
 陈芳  | ||
| 
 15  | 
 备课组听课评课活动  | 
 会议室  | 
 陈芳  | ||
| 
 17  | 
 讨论期末复习计划  | 
 教导处  | 
 陈芳  | ||
| 
 学生活动  | 
 5  | 
 找生活中的数学  | 
 五(4)班  | 
 陈芳  | |
| 
 10  | 
 期中考查  | 
 五年级教室  | 
 陈芳  | ||
| 
 15  | 
 考查应用能力  | 
 五年级教室  | 
 陈芳  | ||
| 
 20  | 
 期末考查  | 
 五年级教室  | 
 陈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