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数学课题组
学习内容 |
努力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 ||||
姓 名 |
陆云芳 |
任教年级、学科 |
一六数 |
学习时间 |
2011、6 |
我
的
学
习
实
践
体
会
|
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作适当的内容上的增补。实践告诉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要弄清楚教材内容设计的意图,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对教材的内容是当地做些增补。在增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教师增补的内容最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我们知道,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新教材从选材上就已经注重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不再是空洞而枯燥的知识堆积。教师在掌握教材内容知识的要点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或者本班学生的实际增补教学内容,寻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使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知识的应用与再创造得以完美地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学到的数学知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能有所帮助,他们就会对其所学更有兴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要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本向生活靠近,让学生学有所用,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兴趣。
第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最广泛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地点拨,要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剖析,抓住问题里信息的关键去分析,去判断,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敢于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思路,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导引学生思考的趋向。教师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制造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
第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十分推崇学生的合作探究,特别强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提法,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