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低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6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任亚娟
时间
9、9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
2、            确定备课组老师公开课日期。
 
 
 
时间
9、23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任亚娟就“乘法的初步认识”谈教学重难点及整堂课的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
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
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
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
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
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
算。
2、教学“试一试”
(一)出示试一试
(1)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填在书上。
(2)第2题 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小棒4个4个地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三、认识乘法
1、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观察图,并说一说: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 :4个2)        
(2)、认识乘法 老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3)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2、教学第2页“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
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
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2、            针对本节课,老师们提出自己的设想,一起交流。
 
 
 
时间
10、8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任亚娟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2、            老师们进行评议,评议表详见备课组听课评议。
 
 
 
时间
10、21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学习《提高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有效策略。》
 现今提倡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活动,这种教学是有带有一定的目的,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独立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主线的功能。而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呼以及情感态度的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的取得与搜集,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数学解题技能的形成及掌握,还有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与积极,等等等等,都必须在全理的问题情况创设中完成。丰富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境中把素材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学参与意识与能力,通过对数学数学问题的解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他们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掌握,结合实践教学,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谈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景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此,第一是能使学生产生动机去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去积极的思考问题,而另一方面,也能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让他感觉想知道这些知识可是不能知道,让那种欲罢而不能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励自己不探索出结果不罢休的思想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求异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页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允许学生“插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
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4+4+4+4  (2)5+5+5+4  (3)1+1+1  (4)3+3+3+4。(1)、(3)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4)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5×5+4、5×4-1,(4)还可以写成3×3+4、4×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联系,体现了创新意识,我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是好样的!”、“你能用多种访求解题,真棒!”,有效的评价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老师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要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是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教师作为这种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备学生、备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确定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研究的问题。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分类》一课时,小组合作,利用所提供的商品布置“小商店”;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学生组内合作,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拼摆出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练习,学生能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时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相互交流,大家的智慧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
 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这种激励性评价实际就是对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
顶点及时的表扬鼓励,是一种表扬也是一种赞许,虽然学生有时候回答错误,但教师也不要批评,而是提示他用简单的方法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更有印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且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那是不合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应不同。同一问题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回答,也应作出不同的评价。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对优等生的正确回答,除了要给予充分肯定外,还要对他们提出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知识来源于自己不断的实践与创新,把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尽量给学生提供生活的素材,提供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既来自于掌握知识,有效的课堂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在教学时平心静气,多多去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及时反思与评价,不断完善,积极的落实新课程标,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很多,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多发现、多积累、多探索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
11、4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展示每班优秀作业。
2、            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
 
 
 
时间
11、18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朱燕就“可能性”谈教学重难点及整堂课的教学设想。
2、  针对本节课,老师们提出自己的设想,一起交流。
 
 
 
时间
12、2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朱燕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2、  老师们进行评议,评议表详见备课组听课评议。
 
 
 
时间
12、16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周小凤就“9加几”谈整堂课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以个别回答的形式。
  (2)问:9+1+3你是怎样算的?
  二、 游戏导入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出9个圆片,再请你们从袋子里任意取出一些圆片,你想求什么呢?会算的可以直接说出结果,不会算的可以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大家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吗?你会算吗?(出示课题)
  三、 学习新知
  1、以“9+4”为例,探讨口算方法。
  (1)看一看,小熊是怎样取的?
  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4
  (2)摆一摆:让学生借助于格子图用圆片实物图摆一摆,算出结果。
  (3)个别学生边说边摆,说说算法。
  (4)再请学生说说算法,师边板书。
  (5)学生看着板书同桌相互说说算法。
  2、做“试一试”两道题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填数。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巩固练习
  1过渡:9加几的题目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算?
  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题,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想一想,填一填,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出示9加几的题目)
  问:你发现了什么?
  2、巩固凑十法。
  3、下面老师把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擦了,请你来口算。
  做“想想做做”第2题
  4、做“想想做做”第1、5题
  五、小游戏
  谈话:小朋友,快过节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礼物。只要你们算对礼物上的题“想想做做”第4题,就可以得到它。
  六、口算。
2、  老师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时间
12、30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周小凤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授课反思:让9凑成10,再想10和剩下的几合起来是十几了,这是今天的重点。让学生都会说怎样凑成10,再计算说计算的过程。教学中用说一说,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让学生领会了凑十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2题,先圈一圈再计算。这题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学生反而错的厉害。学生明明知道9加3等于几的计算过程,还要先圈,这样先让学生圈了,学生的填写就顺思路走了,把9+( )=( )中前一个括号填了2,变成9+( 2 )=12。从思路的理解上,学生非常清晰,但填写的方式误导学生,这样的题可以删去。
2、  老师们进行评议,评议表详见备课组听课评议。
 
 
 
时间
1、6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谈谈对低年级学生的常规教育。
2、  每位老师谈谈自己好的建议和想法,提出困惑。
 
 
 
时间
1、13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  怎样有效地进行复习。
2、  制定复习计划。
 
 
 
时间
1、20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任亚娟
参加人员
孟丽勤、张玉娟、赵淑君、朱燕、周小凤、任亚娟
活动记录
1、备课组工作总结。
2、备课组老师交流本学期的工作得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