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通知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入课题研究,现定于5月10日举行高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请各位数学教师务必准时参加。
具体安排:
午别 |
时间 |
节次 |
课题 |
年级 |
执教 |
地点 | |
上午 |
8:50~9:35 |
二 |
《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
六(1) |
董晓平 |
本班教室 | |
下午 |
2:30~3:10 |
集中评议 |
会议室 | ||||
武进区芙蓉小学
2016.5.9
附件二:
《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88 “练习与实践”第6~9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和相关知识的认知,进一步理解各类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应用知识进行计算或判断。
2.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知识的联系,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能解释自己的判断和应用的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认识图形的收获,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忆图形。
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图形的认识,主要复习围成的平面图形。先请同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了解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2.图形分类。
(1)提问: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明确。
(2)提问:多边形包括哪些图形?
3.引入复习。
谈话:刚才我们回忆了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就整理复习这些平面图形的知识。
二、回顾与反思
(一)整理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引导:什么是三角形?你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画三角形。
2.提问:三角形分为哪几类?按边的特点来看,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分类关系和包含的集合图。
提问:看图说一说,三角形是怎样分类的?
提问: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看图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提问:想一想,等腰三角形也有什么特征?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
3.出示问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有什么关系?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两个问题。
(二)整理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1.提问: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你能根据对边平行的关系和不同图形特点的联系,试着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交流的图形名称和关系,相应板书。
2.提问: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各个图形中字母表示图形的什么?图中高和底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追问:你能在看图说说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吗?
(三)整理复习圆的知识
1.提问:谁来说说用圆规怎么画圆?
引导:你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请在课本上圆里用字母表示出来。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的?
2.提问:你能看图说说圆的特征吗?
三、练习与实践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出示第6题,了解要求。
(1) 让学生依次完成第(1)题和第(2)题的画图。
提问:怎样画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画底边上的高?
指名学生分别呈现画出的长方形和底边上的高,说明画法。
提问:每个图形中的高和底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完成第(3)题。
呈现学生画出的两个圆,说说怎样画的,引导说明是怎样确定半径的。
提问:图中大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小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的长?
从图上看,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7、8题。
(1)出示第7题。
提问:围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准备选哪三根小棒?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
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拓展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出示第9题。
提问:把正六边形分割成6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先小组讨论,再试着分一分。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不同分法,说说各是分成的什么图形。
2.讨论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框架内的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提示:数三角形时,可以先数单个的三角形,再数由两个小三角形拼合而成的三角形。
集体交流讨论。
五、 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附件三:
芙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时 间 |
5.10 |
班级 |
六(1) |
学科 |
数学 |
教师 |
董晓平 | ||
内 容 |
《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
课型 |
新授 |
评 价 等 次 | |||||
一 级
指 标 |
二 级 指 标 |
A |
B |
C |
D | ||||
10 |
8 |
6 |
4 | ||||||
(一)
目标明 10% |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和谐教育的理念,满足不同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
√ |
|
|
| ||||
(二)
过程优
70% |
2、教学设计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密切配合,相互谐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
√ |
|
|
| ||||
3、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呈现方式科学,操作演示正确,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容量、密度适宜,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的和谐。 |
|
√ |
|
| |||||
4、有效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做到学习与方法的和谐。 |
√ |
|
|
| |||||
5、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健康学习的心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和谐。 |
√ |
|
|
| |||||
6、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
√ |
|
|
| |||||
7、反馈、矫正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做到师生交流的和谐。 |
√ |
|
|
| |||||
8、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和谐可亲,板书工整。 |
√ |
|
|
| |||||
(三)
效果好 20% |
9、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学习主动、有效。 |
√ |
|
|
| ||||
10、各层次学生都能个性发展,“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
|
√ |
|
| |||||
简 要
评 语 |
在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具体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总分 |
|
96 |
|
评课时间:2016.5.10 评课人:邹彩虹
芙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时 间 |
5.10 |
班级 |
六(1) |
学科 |
数学 |
教师 |
董晓平 | ||
内 容 |
《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
课型 |
新授 |
评 价 等 次 | |||||
一 级
指 标 |
二 级 指 标 |
A |
B |
C |
D | ||||
10 |
8 |
6 |
4 | ||||||
(一)
目标明 10% |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和谐教育的理念,满足不同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
√ |
|
|
| ||||
(二)
过程优
70% |
2、教学设计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密切配合,相互谐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
√ |
|
|
| ||||
3、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呈现方式科学,操作演示正确,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容量、密度适宜,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的和谐。 |
|
√ |
|
| |||||
4、有效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做到学习与方法的和谐。 |
√ |
|
|
| |||||
5、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健康学习的心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和谐。 |
√ |
|
|
| |||||
6、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
√ |
|
|
| |||||
7、反馈、矫正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做到师生交流的和谐。 |
√ |
|
|
| |||||
8、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和谐可亲,板书工整。 |
√ |
|
|
| |||||
(三)
效果好 20% |
9、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学习主动、有效。 |
√ |
|
|
| ||||
10、各层次学生都能个性发展,“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
|
√ |
|
| |||||
简 要
评 语 |
在这节课中,教师首先梳理了知识点,并努力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的困难到底在哪里?面对那么多的知识点,面对学生典型困惑,老师努力把整节课串成了一个整体。综观整节课,学生多次出现了磕磕碰碰,但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
总分 |
|
96 |
|
评课时间:2016.5.10 评课人:朱爱芬
芙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时 间 |
5.10 |
班级 |
六(1) |
学科 |
数学 |
教师 |
董晓平 | ||
内 容 |
《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
课型 |
新授 |
评 价 等 次 | |||||
一 级
指 标 |
二 级 指 标 |
A |
B |
C |
D | ||||
10 |
8 |
6 |
4 | ||||||
(一)
目标明 10% |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和谐教育的理念,满足不同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
√ |
|
|
| ||||
(二)
过程优
70% |
2、教学设计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密切配合,相互谐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
√ |
|
|
| ||||
3、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呈现方式科学,操作演示正确,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容量、密度适宜,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的和谐。 |
|
√ |
|
| |||||
4、有效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做到学习与方法的和谐。 |
√ |
|
|
| |||||
5、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健康学习的心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和谐。 |
|
√ |
|
| |||||
6、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
√ |
|
|
| |||||
7、反馈、矫正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做到师生交流的和谐。 |
√ |
|
|
| |||||
8、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和谐可亲,板书工整。 |
√ |
|
|
| |||||
(三)
效果好 20% |
9、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学习主动、有效。 |
√ |
|
|
| ||||
10、各层次学生都能个性发展,“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
|
√ |
|
| |||||
简 要
评 语 |
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学得扎实,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
总分 |
|
94 |
|
评课时间:2016.5.10 评课人: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