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案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3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云洁
五语((下)21.七律  长征
执教:刘云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谢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热课:知道毛泽东吗?谁知道他写过的一些诗词,诵读诵读。
一、           新课导入
1、Ppt1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毛泽东。八十多年前,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你们了解长征吗?
2、ppt2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由西向北,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追堵截。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一路上,红军长途跋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苦,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3、ppt3回顾漫漫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七律 长征》这首诗。(板书  七律)
4、ppt4 知道七律吗?(生说)七律就是七言律诗,8行,每行7个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讲究押韵,2、4、6、8字压相同韵脚。3、4、5、6句要求严格对仗。好,我们把诗题读好。
5、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便在排以上干部会议上激情朗诵。请听(mp3)
6、同学们,也来读一读。(翻书116页),把诗读正确,通顺,努力做到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7、PPt5老师把生字新词请出来了,谁来读读?(2名生读)
8、PPT6生字词读准了,谁来读读整首诗?
二、理解诗文第一联
1、字音读准了,诗句读通了,还要把诗读懂。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看看,诗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a、PPT7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
b、说说诗眼的意思。
c、看来,有一个词难住了大家。(ppt8)理解“等闲”。其实这个词,我们经常会用到它,比如:“毛泽东绝非等闲之辈”中的等闲,什么意思?对,诗中的等闲也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2、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和水呢?快速浏览诗篇,把山名和水命画一画,再交流。
a、生答,板书:五岭、乌蒙、岷山、金沙江、大渡河
b、红军在长征中仅仅只是经历了这几座山和水吗?结合课后搜集的谈谈。相机拓展:毛泽东笔下的“万水千山”是他浪漫主义诗歌中常用的夸张手法。其实红军一共翻越了18座大山,24条大河,小山小河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诗人只选取这几座山和几条和几条河呢?(生说)对,这就是文学作品中讲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三、品读第二、三、四联,悟诗情
(一)理解感悟颔联
1、Ppt9这几座山和几条河都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我们先到五岭和乌蒙看一看。自由读读这两句诗。
2、ppt10看,这就是一座连着一座的五岭了。如果,让你形容,会想到哪些词?(生说)诗人用了哪个词?(点击:逶迤)
3、对,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五岭到底有多长?横跨四个大省,绵延数千里,就像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翻越它,难吗?(生:难)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4、ppt11这是乌蒙山。你会想到用哪个词来形容它?(生说)诗人用了哪个词?(磅礴)对,磅礴就是气势雄伟,高大的意思。你们知道乌蒙有多高吗?平均3000米以上的海拔。这有多高呢?横山桥的芳茂山,爬到顶,也是气喘吁吁了吧。可是,它只有80米的高度,四十多座叠起来才抵得上乌蒙的高度。不仅高,而且山势陡峭,故难行走。翻越它,难吗?(难)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5、ppt12在红军眼里,还不算难。想象一下,红军在翻越时,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生:)
6、ppt13对!所以,这样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眼里被看成了什么呢?再读,想想。
7、水面上翻腾的细小破浪,大家都看过。泥丸大家见过吗?(生)生活中见过哪些丸?鱼丸、药丸、肉丸……?
8、是啊,你五岭多逶迤,有什么了不起,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的细小波浪;你磅礴的乌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滚动的泥丸。(手指板书:只等闲,这就是:只等闲。)
9、ppt14逶迤的五岭,是细浪;磅礴的乌蒙是泥丸。从这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0、ppt15生:不怕困难。请读出红军的不怕困难。
生:坚强。请读出红军的坚强。
生:
11、好一群无畏、乐观的红军战士。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啊!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到(ppt16中心句),生读。
(二)理解感悟颈联
1、ppt17如果说翻越五岭和乌蒙是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困难,那么,度过大渡河就是展现红军克服战斗的困难。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ppt18针对暖和寒,你有什么疑问吗?
3、你怎么来理解这一寒一暖呢?
4、同学们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诗人用着一寒一暖也是有他特殊的的用意的。ppt19先来看,为什么大渡桥横铁索寒?播放视频。
5、ppt20,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
6、对,心惊胆寒啊,悲壮啊!这就是“寒”。 Ppt21(板书:寒)你能把这种“寒”的感觉读出来吗?
7、ppt22这可是浸染了战士鲜血的一句诗,生读——
        这可是融入了烈士的生命的一句诗,生读——
        这还是诗人缅怀战友的一句诗呀,生一起读——
8、ppt231935年5月,红军来到金沙江的南岸。金沙江江面宽阔,水急浪高。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大峡谷,会遭致全军覆没的危险。结果,红军成功运用了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生:
9、ppt24对这就是暖。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10、ppt25是啊!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上如此大块人心的事,所以红军感到ppt25(中心句)
11、ppt26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这就叫“对比”。来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
生女:
生男:
女生齐:
男生齐:
(巧渡金沙江读的多欢啊,飞夺泸定桥读得多悲壮啊)
12、难也好,易也罢。红军战士只把他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手指板书,这就是:“只等闲”)
(三)品读尾联
1、ppt27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爬越海拔4000多米的的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来,读出这份欣喜,读出这份高兴吧!
生1 生2生3
(四)小结。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啊!一个比一个喜悦啊!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五岭和乌蒙,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ppt29(中心句)
3、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读——(中心句)
4、纵有千难万难,纵有万水千山,纵有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回望万里征途,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化为了诗中的那句话——(读中心句)
5、对,这就是“只等闲”。
只等闲的是“五岭逶迤”一起来——
只等闲的是“乌蒙磅礴”——
只等闲的是历经欢欣的“金沙水拍”——
只等闲的是历经悲壮的“大渡桥横”——
6、所以,这只等闲的就是革命大无畏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还包括哪些?ppt30,生齐读。
四、一起诵读,升华感情
1、Ppt31凭着长征精神,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用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再现了无畏、乐观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和浪漫主义情怀表现了出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满怀豪情地诵读一遍,全体立正。
五、延伸阅读,联系实际
1、ppt32从此,红军在长征精神的照耀下,踏上了更为艰苦的更为光辉的征程。正如毛泽东在《忆秦娥 娄山关》中写道——(点击)同学们,“天若有情——(点击)。而今,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已成过去,毛泽东弹指一挥,“俱往矣,——”(点击)愿同学们能够继承长征精神,战胜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尽心尽力。
2、长征是什么?ppt33
六、作业
1、ppt3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