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波《登鹳雀楼》教案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0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单银娥
《登鹳雀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认读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3.懂得古诗的意思,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题。
1、师板书“楼”,指名认读。在哪儿见过这个字?(提供吃饭喝酒的店铺叫-,提供茶水的店铺叫-)(关注学校里的和谐楼、和悦楼、和美楼)
老师带你们来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认读。
雀是生字,根据颜色提示,有哪两部分组成?下面的隹字在古代表示短尾巴鸟,雀本意特指麻雀,麻雀体型较小,所以上面是个小字,其实很多鸟类的名称中都带有有雀字,如——(孔雀、麻雀、云雀、金丝雀、朱雀、山雀)
鹳雀是黄河滩上常见的一种水鸟,和丹顶鹤长得很像,就是头顶上不是红的,它们飞的累了,就会到一座楼上去休息休息,这座楼就叫——鹳雀楼。
二、情境学诗。
1、这座鹳雀楼历史悠久,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有了。看,这就是他以前的样子,它虽然只有三层,但它是建在城墙之上的,所以显得很高大,在当地很有名气。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王之涣,他对此楼早有耳闻,总想亲眼去看一看。一天傍晚,王之涣在几个诗友的陪同下,终于登上了鹳雀楼。板书:登,他登上鹳雀楼,看着想着,就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登鹳雀楼》。齐读课题。
2、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的目光,来欣赏一下。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第二层,他放眼向西边看去,看见了什么?出示图片。(太阳贴着大山开始缓缓地向山后滑落。)接着,诗人又低头向下看,看见了什么?出示图片。(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滚滚的向着东方流去。)
3、同学们说得真美,你相信吗?那么美妙的画面,王之涣用十个字就能表达出来。(出示前两句诗句)
让我们一起读诗,读准音,要出诗的味道来。
学习生字依:“依”,是个生字,怎么记?
真不错,组合法,巧识字,在古时,依的左边是个小孩,右边是父母的衣服,父母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的衣服里,孩子紧靠在父母的怀里,多么温暖,多么幸福。现在老师走过来,轻轻依着你,此刻,我正依着她,她也正——依着我。所以依就是什么?(靠、傍)
在王之涣的诗句中,是谁依着谁?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西山怎么样了?太阳的下沉藏在了哪个字里?                 
一个“依”字,一个“尽”字就把太阳写活了,透过这两个字,我们好像看见什么?(太阳慢慢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最后看不见了),真不愧是名诗,写得真好。(感情朗读)
第二句中也有两个动词把黄河水写活了,你能找出来吗?透过这个两个字,你仿佛又看见了什么?(滚滚的黄河水咆哮着流向东海,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多么壮观的场面呀!(指导朗读)
学习生字:“入”也是个生字,扩词。
我们一起来把入送入田字格。师板书,先写短撇,再写长捺。捺起笔稍顿然后向下,最后拖出捺脚,有点一波三折的感觉。生一起书空,真好,挥动的小手告诉我,字不仅入了你的眼,还入了你的心。
    齐读两句:那这两句诗也印入你的脑海中了吗?让我们脑海中想着壮观美丽的画面再读读这两句诗。
4、太阳落到山那边去了,山那边的景色怎么样呢?黄河流入大海了,大海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诗人多么想看得更远,看到更多的美景啊。他该怎么办呢?
5、诗人不禁感叹:后两句。读准读出诗的韵律。
   出示四个生字:欲、穷、目、更,指名认读。
“欲”,你怎么记?老师把它从字典里挖了出来,你看“欲”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欲望,想要,需要,将要,你认为诗句中是什么意思呢?
剩下的三个字,你读懂了哪个字的意思,请你说一说。
目:眼睛,用眼睛看,看什么?哦,千里原来不是一千里,而是——很远很远。
    更:再。      穷:尽。看个够。
连起来说说两句诗的意思: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为了能看到更远的风景,诗人王之涣就爬到了鹳雀楼的最高层,可是还看的不够远呀,小朋友,怎么办?
是呀,只有不断攀登,站的越高,才能欣赏到更远更美的风景。
这简短的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
其实,不止看远处要更上一层楼,还有很多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比如,我们班的丁宇小朋友,最近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在表扬他时,会说:希望你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
小结:小朋友,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想要得到更多,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行!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感受1!
三、回顾全诗。
1、这两句诗,富有哲理,成为了千古名句,而鹳雀楼也因此名扬四海,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之一,这真是一首好诗呀!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整首诗。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一幅美景,读——,想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读——     指名美美地诵读一下这首诗。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愿千古名句,千古名诗,千古名楼深入我们心中,激励我们奋进。请欣赏古诗新唱。
四、检查生字学习,指导写字。
1、名诗中有很多生字,你还记得吗?开火车。
2、出示:雀。书空雀。书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老师提醒: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除了上小下大之外,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写时注意字的重心。隹的一撇要注意撇的方向,字里的三个竖分布要均衡,小字的竖在竖中线,隹字的两竖在竖中线的两边,间隔要均匀。板书顺口溜:竖中线一短竖,小字两点有高低,左点低,右点高,隹字一撇比较长,下面两竖分布匀,四小横有长短,最后一横向左靠,位置稍高才好看。
出示:楼,怎么写好看?右边的”米”和”女”怎么写才重心稳。板书顺口溜:木字旁,讲究谦让窄一些,右边米字有捺脚,下面女字对准米,重心平稳才好看。
生书写,师巡视,反馈点评。
 
 
板书:
登鹳雀楼   
 站得高  看得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