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学科教研>>语文组>>教案课件>>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9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单银娥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陆榕

教学目标:

1、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以及作者的对比反衬手法

2、感受想象的奇妙并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3、体会季老的人品和文章表达的感情

课前一分钟欣赏夹竹桃图片

正式上课

一、检查复习: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夹竹桃》。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这夹竹桃是季老先生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他爱上了夹竹桃。季老爱夹竹桃的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花色巧妙  韧性可贵  引起幻想)

2、  季老家的大门内有两盆夹竹桃,一盆——,一盆——,它们融洽地开在一起,让他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过渡:夹竹桃有怎样可贵的韧性值得季老喜爱呢?作者有是如何来写的?

二、学习新知

(一)   第一板块(通过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直接描写,体悟韧性)

1、  让我们来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大屏幕出示)。请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认为夹竹桃的韧性是什么?

2、  交流:花期长、生命力强盛……

3、  你又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具体感受到夹竹桃“花期长、生命力强”的韧性的?拿起笔,细细读,边读边作批注。

4、  交流:

(1)       一朵花败了,又……,一嘟噜……

*读着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一朵又一朵,一串又一串,一团又一团,花开不败,从不间断,确实有韧性。你能读出他的韧性吗?

2)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个什么句?换种说法可以怎么说?

*昨天,夹竹桃迎风吐艳,今日,夹竹桃——,明日夹竹桃——,这就是“无日不迎风吐艳”。

*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在深秋的清冷里——,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不论环境多么恶劣,夹竹桃始终坚持开放,这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惊讶,谁能读出他的韧性。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无不奉陪。”

*无不奉陪又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换个说法。

*夹竹桃奉陪谁?奉陪了多久?

*夹竹桃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始终迎风吐艳,这份百折不挠就是韧性;一年三季,一茬落了又一茬,毫不倦怠,从不缺席,这份生生不息、锲而不舍就是韧性。齐读第四节,再次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二)第二板块(品味对比反衬的写法,加深对韧性的理解)

1、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院子里有些什么花?开得怎么样?指读第三自然段。

2、院子里的花与夹竹桃比起来,有什么特点?(花期短、争奇斗艳等)

3、文章题为《夹竹桃》,作者却用一百多字描写了院中的其它花,会不会喧宾夺主呢?(对比、反衬)

4、小结:一年三季,院中哪些季节性的花,你谢我开,虽开得灿烂,但大部分只开一季,有的甚至只能开上十天半月便匆匆谢幕。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生读第四小节)。这韧性着实可贵。

5、再读读第三小节,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院中的花的?找出四字词语。(出示)再看看写夹竹桃的词句。(出示: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又……)

6、读一读,比一比,又什么感觉?

(院中花的词丰富、华丽,显得高大上;夹竹桃的朴实无华)

7、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既然爱夹竹桃,为什么不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它?(体现夹竹桃的谦虚、低调)

8、或许我们可以这么想——

1)和煦的春风里,人们赞美迎春花是春的使者,赞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夹竹桃也开花了,它去争春了吗?它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生读:悄悄地一声不响…… 

2)盛夏骄阳下,石竹花、凤仙花、鸡冠花开得热情似火,令人赞叹、引人驻足的时候,夹竹桃羡慕了吗?它仍在那——(生读:悄悄地一声不响……)

3)深秋,文人墨客挥墨赞颂菊花傲视风霜、不畏寒冷,没人在意夹竹桃,夹竹桃抱怨了吗?它还在那——(生读:悄悄地一声不响…… 

4)小结:无人追捧、没人赞赏,可依然坚守梦想、默默开放,难道这不是韧性的体现吗?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遣词造句上,第三和第四节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作者也深深地爱上了它。

(三)第三板块:引起幻想

过渡:作者还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

1、  自由轻读第五自然段,月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用直线划出;引起作者哪些幻想,用波浪线划出。

2、  谁给大家读读月下的夹竹桃。

3、  引读——月光下的夹竹桃,花朵是——,香气是——,看!墙上的影子那是——

4、  这连续的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节奏。季老的作品,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他的作品是需要品赏的。同学们,在描写月下夹竹桃的这段文字中,除了四字词,你觉得还有哪个词用得很传神巧妙?

5、  品味“袭”(体现花香浓烈)

6、  品词品句,还当体会作者所处的环境,体会作者的心情。朦胧的月色下,作者慢步来到花下,猛然间闻到一阵浓烈的花香,就像被这调皮的花香轻轻触碰了一下,心中充满了?(欣喜)

7、  带上感情把月下的夹竹桃读一读。

8、  季老先生产生了哪些幻想?请三位同学读一读。

9、  大家觉得季老的幻想怎么样?(奇妙、丰富)

10、引读:作者把它幻想成——它居然——。更奇妙的是,在作者眼里,墙上的这一堆影子是——一堆——中间——碰巧——作者就把它幻想成——作者幻想那影子是——眼前就——夜蛾飞过,作者就——作者幻想他是——就觉得——微风乍起——

11、你们知道季老写这篇文章多大年龄了?当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幻想依然蓬勃丰富、富有童趣。看来,只要心中充满阳光,生活就有多美好,世界就有多缤纷。月光轻柔,花影迷离,香气四溢,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浮想联翩吧!(想象说话)

12、这样的引起美好的幻想,又想到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季老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四)第四板块,总结升华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的花,却具有顽强和持久的韧性,这是季老眼中的夹竹桃,那我们眼中的季老是怎样的?

(1)       出示资料,指读

(2)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季老是怎样的?

(3)       季老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被誉为“学界泰斗”。我们可以去读读他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但可以领会许多写作的技巧,而且能丰富对季老的认识。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季羡林散文精选》。与“经典”交友,和“大师”对话,你定会开启心智,感受美好,收获芬芳。

板书:

夹竹桃    花色奇妙

          韧性可贵             对比反衬

          引起幻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