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015年
刘亚华
课 题 |
9、海伦·凯勒 |
课时 |
第二课时 |
课型 |
讲读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体会安妮老师给予海伦的爱,体会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爱。 3、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心中的第一天、第二天,引导学生去探索海伦成就精彩人生的秘诀,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兴趣。 | |||||
教学重点、难点 |
在体会安妮老师给予海伦的爱及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海伦成就精彩人生的秘诀,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兴趣。 | |||||
教学准备 |
师: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熟读课文。 | |||||
一、导入。 1、同学们,跟我一起写:海伦凯勒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海伦遭遇了什么不幸?(“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追问:“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这意味着什么? 3、师:多么可怜的小海伦呀,当时她才是一岁半的娃娃呀,看不见美丽的世界,听不见优美的声音,无法与亲人朋友交流,更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可就是这么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17岁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她,是怎么做到的?今天,让我们伴着她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继续学习《海伦凯勒》,去寻找她精彩人生的答案。 二、探索第一个答案:安妮给予海伦的“爱” 1、师: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如果,由于某种奇迹,我可以睁眼看三天,紧跟着回到黑暗中去,我将会把这段时间分成三部分。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 2、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请你打开书,寻找你的答案。 学生谈到第三小节“水”的时候,教师适时补充;是呀,安妮老师打开了海伦的世界。你们看海伦的描述: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的 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 “水” 这个字就是我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学生谈体会。 3、是谁让海伦知道了什么是水?是谁唤醒了海伦的灵魂?是谁给予海伦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啊,这一切都是安妮,安妮打开了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唤醒了海伦的灵魂,海伦还在她的自传里这么表达: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你们看,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引读第4节) 4、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安妮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5、在她的人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老师,那就是—— 萨勒老师给予了海伦什么帮助? 是的,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不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安妮老师一直陪在海伦的身边。 安妮毕生献身于帮助海伦·凯勒,海伦的名声日渐家喻户晓,而安妮日渐老去,在她暮年的时候,也双目失明了, 她,唤醒了海伦的灵魂,重塑了海伦的生命,成就了海伦的精彩人生,海伦在自传中还写到: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 所以,如果海伦有三天光明,她第一个想看得是——海伦的成长离不开安妮啊。 三、探索第二个答案:海伦的“不屈不挠” 1、海伦·凯勒的成功因素不仅和莎莉文老师有关,还和她自身的精神品质相关。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品质呢?(不屈不挠) 2、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海伦的不屈不挠的? 预设一: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默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 重点讲解“不分昼夜”“拼命地摸读”“不停地书写”“如饥似渴”“甘霖”等。 (2)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读出你的体会,读出海伦的不屈不挠。 (3)师:要想把这段话读得更好,我们可以一边想象着这段话的画面一边读。我们先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 (音乐声中)师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吗?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4)学生交流。 师:是的,无论是在白天、中午、黄昏、深夜,也不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海伦她不分昼夜——(引读第四自然段重点句) 师:(指一生)从你的眼神我发现你的感动了,将你的感动读出来吧!(生读:他不分昼夜——) 师:全体女同学准备,读(女生齐)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让老师倾听你们投入的朗读,分享你们内心的感动!(全班齐:她不分昼夜——) (5)终于,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看看这里的引号是什么作用?(特殊的含义,表示并非真的说话。用手指触摸盲文学到知识这样就可以与别人交流了!) (6)引读第四自然段:正因为她不肯浪费一分一秒,不屈不挠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才让我们感动,敬佩。让我们齐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预设二: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在对比和想象中体会艰难 (2)海伦强调“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连用三个练习? (3)小结:海伦正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 (4)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海伦的不屈不挠吗?现在,谁来试试?指名读。 四、探索第三个答案:海伦对这个世界的“爱” 1、海伦之所以能成就精彩人生,除了她的不屈不挠,你能感受到的还有什么? (1)服务他人,她有一颗爱心。 (2)你还能从哪里看出她有一颗爱心呢? 师:海伦看不见,但是,他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的“看”到的世界。 出示:“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细细读读海伦想象的世界,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好的想象,其实来源于海伦对美好生活的信心。这份信心,也正是来自于她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啊。 海伦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我们还可以从她想象的第二天可以感受。 出示:有视觉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你读懂了什么? 2、可以说,她虽是一位盲人,但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用整个身心在来感受世界万物。她爱这个世界,她爱她的生活。因为“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而且,把爱撒向世界角角落落,特别是残疾人身上。爱与被爱让她的人生如此精彩! 五、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海伦成就精彩人生的秘密,那就是—— 2、是的,海伦凯勒是一个不幸的人,但是她有幸碰到了安妮老师,安妮老师的爱,重塑了海伦的生命,海伦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奇迹;她更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爱这个世界,爱她的生活,爱需要爱的残疾人,她感动了世界,感动了时代,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同学们,学到这里,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用你最简洁的话来表达,好吗? 六、课外延伸 1、那么,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第三天又想做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希望同学们继续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进海伦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走进海伦精彩无限的美丽人生。还可以阅读《冲出黑暗》《我生活的故事》,相信你一定收获更多。 2、像海伦凯勒这样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成就精彩人生的人物还有很多,课后可以搜集一下他们的故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
| |||||
板书设计 |
爱 9、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