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单银娥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张华娟   

教学目的

1、带领学生走进萧红的文字,感受语言的清丽和文字中流淌的童年甜蜜,品味萧红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故乡对祖父的无限思恋。

2、体会萧红文章的特点,初步感受“诗化小说”的魅力。

3、学校生字新词,课下背诵自己认为写得最有趣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建构萧红形象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参观一座园子。这是八九十年前我国东北呼兰河边的一座园子,园子的主人——一个是祖父,一个是“我” 。

2、这里的“我”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出示萧红的资料)

3、萧红出生于1911年,她的代表作是《呼兰河传》,《我和祖父的园子》就节选自这部小说。如果萧红今天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了。那么《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的萧红有多大呢?猜猜看。

4、虽然我们不知道她的准确年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那时的萧红一定是一个——孩子。哪些段落的描写让你看出萧红是一个孩子呢?请选择一段读给大家听。(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导易读错、写错的字。比如:“穗”和“韭”的写法)

5、喜欢文字中的萧红吗?为什么?生:有孩子可爱的影子

二、找寻“诗”的味道

1、在这篇文章中,哪一段文字让你感觉读起来很舒服,很愿意读呢?

2、读读你们喜欢的段落,我想,你们一定能发现这些段落在写法上的共同点。(学生读,思考,交流)

3、这些段落语言都很简洁,读起来很舒服。你们瞧,我们把第3段换换形式。就变成了这样:

句子这么一排列,文章就变成一首诗了。来,让我们读一读,看看是不是真的像诗一样朗朗上口。

4、这篇文章中很多段落的语言都像诗一样轻快、明丽,而且引人入胜,这就是“诗化小说”的魅力。来,再读读这一段。(出示13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文字,读出诗的从容、欢快。

5、怪不得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

出示: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6、茅盾先生说《呼兰河传》是一首叙事诗,那么,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萧红写了那些事情呢?画出来。(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

7、她是怎么写的呢?生答。

出示:

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拔草,我也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

我就跟在后面把下了种的土窝溜平。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浇水;

只是把水洒向天上。

……

8、师生分角色读。(省略号处添加诸如:祖父喝水,祖父抽烟,祖父摘下草帽扇风……)

9、瞧,多有意思的一首叙事诗。

三、找寻“画”的美丽

1、而且,不仅是一首叙事诗,还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呢。

2、既然是画,就有很多景物。哪些段落能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具有画的特征?请你把相关的文字念给大家听。

3、第2自然段教学预设:

1)齐读,思考:如果让你为这一幅画面取一个名字,你取什么?(蜂飞蝶舞,生命,色彩缤纷、昆虫山庄、昆虫乐园……)

2)可以针对“乐园”“乐土”提问: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

3)当你走进这样一个园子,身前身后环绕着这样美丽的蝴蝶和蜜蜂,你最希望什么事情发生?你来读,让我听到你的快乐!

总结:这真是个充满了乐趣的园子。

4、第13自然段教学预设:

1)还有一幅画,请你找找看。

2)这幅画里有什么(太阳、花、鸟……)

3)滕慧是我们班的绘画能手,如果真的让你画出这幅画,你应该让什么占据主画面?(倭瓜,黄瓜,玉米)

4)读这几句话,你打算怎么画它们?

教学预设:(相机解释“谎花”)

倭瓜:有的爬上了架,一排排的,很整齐,有的爬上了房子,高高的在房顶晒太阳。

黄瓜:有的花盛开着,有的花打了蔫却没有黄瓜,有的结一个大黄瓜,沉甸甸地挂着。

玉米:有的长得很矮,也许只有一米高;有的长得很高,两米都要多。

5)这些高矮胖瘦的凑在一起一定不美,但是,我想你这样画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无拘无束、自由)这一段里哪句话表达了这种意思?

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6)在这句话里,是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自由。(要……就……)

7)自由的不仅仅是倭瓜、黄瓜和玉米,还有——(还有蝴蝶)齐读句子。

自由的也不仅仅是这些动物和植物——作者也是自由的。读3-12段,也用这样的句式说说“我”的自由。(写话练习)

6、是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真是一个任性的小萧红!从这任性中我们还听出了萧红童年的生活就是一首歌,一首怎样的歌?(板书:快乐、自由)

7、让我们一起读3-12段,我读和祖父有关的句子,你们读与萧红有关的句子,再来体会萧红的那时的任性、那份快乐和自由。

8、自由的萧红,自由的万物;快乐的世界,快乐的萧红。可是,为什么茅盾先生却说——《呼兰河传》是一首凄婉的歌谣。

四、聆听“歌”的凄婉

1、同学们也许不知道,但是萧红的朋友们知道,萧红自己也知道。

他们知道——

重男轻女的父母从小就不喜欢是一个女孩的萧红;

曾经她因没有钱交房租被困在旅馆之中;

曾经她因为无力抚养,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他人;

曾经她的第二个孩子因病夭折;

曾经她三年间生活过五个城市;

曾经她孤零零一人病在香港……

以至于她独自长叹:“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2、同学们,从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几个生活片段中,你感受到成年后的萧红又怎样了呢?

3、是的,萧红的生活是悲惨的,是凄凉的,(板书:悲惨,凄凉)可是,她在生命的最后四年写成的《呼兰河传》中,我们看到她的童年却是那样幸福,那样快乐,那样自由。

我想想问问萧红,在颠沛流离时,在孤独时,你为什么把童年写得那么自由,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4、师:是啊,当萧红把菜种踢飞时,祖父在笑;当她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时祖父在笑;当她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还是在笑;当她抢过水瓢往天上洒水是,祖父仍旧在笑。祖父一直在笑,这笑里包含着什么?生答:宽容、慈爱、耐心、爱。(板书:画心形)

5、是啊,美好的回忆衬托得现实愈发凄凉,现实的凄凉愈发使回忆变得那么美好(板书:衬托)。所以了解她的茅盾先生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首歌,一首凄婉的歌。

五、回归全文

同学们,这就是真实的萧红,她倔强的性格在铸就她生命的同时,也铸就了她的文字,她的文字又延续了她的生命,使得许多年后我们又看到了她和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嬉戏的场景。(出示插图)这一幅画不仅定格在萧红的生命里,也通过她的文字定格在我们的眼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