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和藏经洞的历史变迁。
3、 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课前谈话,音乐)同学们都喜欢《西游记》吗?老师也很喜欢,看来我们都是同道中人,既然大家都喜欢,那我们就交流几个关于《西游记》的问题好不好?唐僧师徒路过火云洞,遇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这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真厉害,最后是在谁的帮助下收伏了他?第二个问题,六耳猕猴和孙大圣的本领一般无二,当诸路神仙都无法辨别真假的时候,又是谁制服了假大圣?《西游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法力无边的神佛世界,其实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的五六百年前的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就在我国盛行了。当时有个和尚叫乐樽,他云游至三危山时,突然看到三危山金光闪闪,于是广为化缘,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无数个洞窟,制作了雕塑,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这里挥洒智慧和汗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艺术宝库,这就是——莫高窟。(板书)
如果无法课前谈话,直接: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之中,有一颗明珠,她的名字就叫莫高窟。(板书)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开篇就说,他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板书:一颗明珠)让我们再次呼唤她的名字。
3、是啊,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齐读)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
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5、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精读“彩塑”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为什么?(让学生说说彩塑的特点)
看着他们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3. 像这样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出示其他彩塑)他们神态各异、个性鲜明,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他们的样子吗?(可选择几幅在小组里说一说)
出示填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
评价语引导:你能像书上一样用四字词语来说。你关注了他的动作、神态。
3、 还有一尊卧佛长达
评价语: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卧佛的巨大。
他正在闭目养神,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你读得小心翼翼,好像生怕惊扰这尊卧佛呢。
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轻声读)
5、看着这些彩塑,你想到了哪些词?精妙绝伦(板书)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如果你是去那参观的游客,你会怎样赞叹这些彩塑?
6、这些彩塑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说他精妙绝伦绝不为过。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余秋雨先生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后,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出示:“这里的每一尊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教师朗读。女生一起读一读。
7.来,用你的朗读再现这些活了千年的生命!(齐读第2小节)
三、精读“壁画”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2、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你从哪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
(1)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办成一米宽的画展,整整长达60多里呢。相当于我们这到恐龙园的距离还不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带着你的惊讶之情,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把赞叹之情都融入其中了。
还有哪些地方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
(2)壁画内容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夜半逾城、九色鹿舍己救人的故事,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比如张骞出使西域、胡商遇盗等,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怪不得西方的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这是一项多么宏伟的工程啊!
让我们饱含赞叹地读读这段话。
(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千上万的飞天。
(出示图片)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
请你选择一句最喜欢的读一读。(音乐)
刚刚同学们读得都不错,现在我们要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你们最想听谁的朗读。如果读得不到位,还可以说真不错,老师奖励你再推荐一位同学来读。
评价语:听着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飞天,她那曼妙的舞姿、婀娜的体态把我也深深地吸引了。
多么迷人,多么曼妙的飞天啊!
(欣赏图片)壁画上的飞天,她没有用背上的双翅,也没有脚下的祥云,只用两根长长的丝绸就飞了起来,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化作了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排比精妙,富有韵律,把飞天写的如诗如画,美轮美奂。老师觉得这样美的像诗一样的文字,我们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出示填空: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评价:真流利,看来飞天的形象已经完全进入你的心中了。
画上的飞天成百上千,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这样的句式把飞天的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甚至发挥想象写得更多。
交流,点评。
(点评:老师觉得你也像作者一样是个小诗人了呢。
真好,你把这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小结:这就是敦煌的飞天,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一起合作把第2小节读一读。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飞天的内容,最后一小节大家一起读。
四、精读“藏经洞”。
1、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出示: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齐读)
2、(出示图片,介绍)
像这样珍贵的文物,莫高窟里有六万多件。每一件都封存着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十分珍贵。(板书:文物珍贵)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吗?(骄傲、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藏经洞里曾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可是现在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这是因为(引读)出示: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补充: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经卷、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写本和画卷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难以想象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4、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车又一车,从莫高窟掠到伦敦,掠到巴黎,掠到彼得堡,掠到东京。这个藏经洞曾经让我们很骄傲,很自豪,可是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生气:帝国主义的行径是多么卑鄙无耻啊。
心痛:我们为这些珍贵文物的流失而心痛。
无奈:我们都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属于中国的珍贵文物流落海外。
惋惜:这些可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
5、 小小的藏经洞,它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带着这种愤怒、心痛齐读第四小节最后两句话。
6、像这样流落海外的文物还有很多很多。可是,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文物就是他们的了吗?不,上面永远刻着两个字,那就是中国,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7、不过,老师也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寻访流落在海外的文物,想办法使这些文物重回母亲的怀抱。我们要相信,它们总有一天会回到——中国,回到——莫高窟。
五、总结
1、我们还要告诉全世界:
出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齐读)(板书:艺术宝库)
3、这座宝库里如同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朝圣。她因华美而矜持,她因富有而远藏,余秋雨先生游览完莫高窟,心潮澎湃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它是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
它把人性神化,
付诸造型,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
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
一种圣洁的沉淀,
一种永久的向往。
4、让我们带着这种梦幻、沉淀和向往,再次呼唤她的名字。
六、作业
1、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莫高窟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当莫高窟的小导游,为大家介绍莫高窟其中的一个景点。
2、请你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莫高窟2个章节,进一步了解莫高窟,相信你会更向往莫高窟。
彩塑 精妙绝伦
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一颗明珠)
藏经洞 文物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