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3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燕玲

《蒲公英》教学设计

                     武进区芙蓉小学  陆燕玲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蒲公英》,感受歌曲的意境。

2. 在聆听、演唱、合作编创、情境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表现音乐形象。

3. 欣赏《都睡着了》,让孩子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激起学生创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一、导入

1.学生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中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教师(点击画面停止音乐)说:“小朋友们好!真高兴将和大家度过愉快的四十分钟!”

3.猜谜揭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猜猜。仔细听,它是谁?”(点击谜语,教师演唱,学生猜谜语。)

    学生:“蒲公英。”

    教师:“对!它就是蒲公英。(教师点击课题)在这片广阔的草地上渐渐盛开了许多蒲公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做一做毛茸茸、轻盈的蒲公英。”

    学生听伴奏音乐跟老师做蒲公英。

二、新授

1、播放录音,学生感知歌曲节拍。

教师:“当蒲公英成熟后,它的宝宝就要随风安家,离开自己的妈妈。你听,蒲公英的歌声伴着熟睡的宝宝轻轻地飞远。注意听听它做着怎样的梦?”

(学生跟着老师拍一拍。)

教师:“你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2、教师范读,学生打拍子体会第一句的弱起。

教师:“老师想对蒲公英宝宝说说悄悄话,注意老师是在音乐的强拍还是弱拍上开始的?”

教师:“小朋友也来尝试一下?”

3、动作示范,学生学会第一句的弱起连接。

教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很想对蒲公英宝宝说悄悄话,为了大家能整齐的开始,老师在音乐的前奏部分加入了神奇的动作带领大家。”(第一遍老师示范连接,第二遍学生尝试做动作准确连接。)

4、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说出强拍上的字。

教师:“小朋友做的真棒!下面小朋友来听听加上蒲公英的地方老师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说并朗读歌词。

5、跟琴轻唱

6、完整演唱歌曲。

7、画旋律线唱唱,引导学生演唱声音连贯、柔和。

8、学生欣赏歌曲,并模仿结束句渐慢渐弱的唱法。

教师:“好一群淳朴可爱的蒲公英啊!老师很喜欢你们的表演!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蒲公英愉快的梦里走一走、看一看?······好,让我们出发吧!对了,请认真听一听歌曲的结束句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教师点击原唱音乐,学生欣赏并思考。)

教师:“力度渐弱,速度渐慢,仿佛蒲公英的宝宝带着他的梦飞远了。用我们的声音来表现一下好吗?”

9、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教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动作也很美。瞧,把谁吸引来了?听听它们的声音,想一想哪种打击乐器的声音能伴着蒲公英宝宝轻轻飞上天空?”

   学生听音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2)、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表演。

教师:“敲得很柔和,真好!这样就不会把蒲公英的美梦给吵醒了对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一场精彩的演出吧!

记住哦,小歌手的歌声可重要了,小乐手的伴奏可全都是为了衬托出你们的声音!所以小歌手们可一定要加油!”

三、创编歌词

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都会做梦  ,来说说小青蛙会梦见什么呢?

师: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将刚刚所说的小青蛙加入歌曲中,试着唱一唱。  (荷叶上风儿吹,小青蛙打瞌睡,梦见自己放声唱,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 小朋友们唱得可爱极了,老师仿佛看到一只只小青蛙在做着愉快的梦呢!

四、总结

师: 梦是五彩的,梦是有趣的,让美梦伴着我们,快乐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