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贯彻落实常州市《小语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总课题为研究重点,优化阅读教学方式,遵循言语实践活动的规律,合理地继承,和谐地发展,充分发挥小语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师生发展要求的教研机制,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引导教师继续研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关注课标对课程性质的正确定位,深刻理解综合性、实践性的内涵。认真学习常州市《小语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领会常州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寻求我校语文教育整体改革的突破口,不断潜心钻研,促进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学习和研究常州市《学科课堂教学建议(常规)》,关注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对具有常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有新认识。
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班情,备学情,要有针对性、有特色,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备课环节要符合新课标要求,三维目标明确,过程规范简洁,力争本学期每位教师都能设计出几份高质量的教案,反对照抄照搬。
(2)上课:要求教师要适应教育新形式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鼓励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拓宽学生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坚决反对无针对性的题海战,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作业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4)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5)及时反思、总结、反馈,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随笔、案例、论文、反思,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困惑及难题。
(三)、加大力度,催长骨干,积极推进名师工程。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将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多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3、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广大年轻教师提供展示、学习的机会,促使全组教师业务能力协调发展。落实听课、上课、评课及各种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校内公开课,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要有记载,有点评。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组制定工作计划,推荐各年级阅读书目。各备课组制定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计划、听课安排。
2、组织区小学生作文比赛
3、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十月份
1、结对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2、期初常规检查。
3、第六届读书节活动。
4、教研组业务学习。
十一月份
1、期中考查。
2、语文教研活动
3、期中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教研组业务学习。
2、二——六年级学生朗读比赛。
3、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
一月份
1、一年级汉语拼音测试。
2、学期期末考试
3、各教师写好教学总结、论文、案例。
4、期末常规检查
5、教研组工作总结。
芙蓉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