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四语上学期备课组学习材料及心得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4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单银娥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意义。 

当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用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要注意效益,不能虚晃一枪,一瞬即逝。既然确定为训练的内容就得训练到位,扎扎实实。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 

(一)充分、整体地感受范文的语言  “多读书,少提问”是提高阅读课效益的基本措施。初读课文时应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移交师范读、配乐朗读等等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引起学生兴趣之后再让他们通过自由读、齐读或指名读感受全篇。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应该提高要求,一般采用默读、教师引读、指名读等。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中,学生朗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现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时,我先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范读,边听边想想草塘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把最能体现草塘美的地方读出来。最后再在心中酝酿情感,全班一起把对草塘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而且增强了阅读学习的兴趣。阅读教学中读是感受、领悟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在赏析重点词句中品读文本  为了保证教学重心,就得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和时间,尽量压缩讲解课文内容的时间,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教学。当然,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也不可面面俱到,长篇泛论,而应该择要评点。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取有典范意义的,表现力强的,又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段,作为学习的范例,作为言语的直观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或咬文嚼字,或品评鉴赏,或反复吟诵,将这些语例深深地印在学生脑子里。例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作者写德国街道的奇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了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话语言精练简洁,颇具欣赏性。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一特别精美的语句进行赏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文章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如作者为了表现德国街道的奇丽对街道的花的数量、种类、颜色进行了描写,把写作知识的教学植根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教材视为语言训练的凭借和材料  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范文,其目的不在于获得这些语言知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去感受,作者是如何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当然,学生仅仅对语例产生感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这些感受与实际的语言交际建立联系,让学生多作模仿练习,或由教师创设一个情境,或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一个情境,模仿语例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法进行遣词造句的练习,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例如:仿照《桂林山水》并列结构的组句成段的方法写一段话;仿《慈母情深》中人物对话学写人物语言。这种练习显示了较强的思维力度,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练习。传统的语言练习一般以静态的、单项的形式出现,强调知识性。例如:抄写、组词、按原文填空、选择词语,等等,而模仿迁移的练习是指导学生以具体的语段作范例,在掌握范例的表达方法之后,通过思索联想、想象,将概括所得的知识进行迁移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动态过程。这种安排也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语言训练的凭借和材料。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选择典型的语例只是为了“缩短战线”,增加力度,但并不是抓住一点或几点而不及其余,对于未被选到的段落可以读代讲,扼要指点,或一读带过,只要精心处理,绝对不会有什么影响。 

 三、注意效益,选择最佳语言文字训练方式  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要注意效益,不能虚晃一枪,一瞬即逝。既然确定为训练的内容,就得训练到位,扎扎实实。选择最佳训练方法,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教材内容自然结合。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那么,怎样的词句训练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效益呢?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词句训练。词句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则很难弄清它的准确含义,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联系它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番挖掘、体味和揣摩。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这两个“才”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个“才”是讲作者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灼烧时心情的焦虑、痛苦,因而他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漫长了,这个“才”表示时间长;第二个“才”是讲战士们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怀着为战友报仇的满腔怒火,冲向敌军阵地,迅速地全歼敌人,表示了结束战斗时间之短。同一个“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时间长短不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感情不同。巩固课上,我又指导学生用“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各造一个句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才”的理解,体会到用词造句的妙处,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词句训练。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如教《泊船瓜洲》时,有这么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我抓住“绿”字,问学生说把“绿”换成“到、过”行不行,学生思考讨论后说不行,并体会到“绿”是“吹绿”可以让人想象到江南两岸春天生机勃勃的样子,使诗人的思乡情更浓厚。而“到、过”没有这种表达效果。通过这样一对比,实现了从词到句到文到感情的理解流程。 

(三)运用填充式进行词句训练。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你从这句话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满头白发”说明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她体力已经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背靠洋槐树也要站着,不肯蹲下去稍歇一会儿;“焦急”是指她急切盼望快点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她不管等多久也要见到总理灵车的决心。她对总理那无限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活脱脱地从文中透出来,以致使阅读对象——小学生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词句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落实到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步。 

(四)在朗读中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比如《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又是以现代诗的形式出现,而诗的语言本身就极简练、含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弄清今昔变化(昨天、今天、原因)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读中了解深圳的昨天是什么模样?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昨天的贫穷落后,贫穷落后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一些词语如:“遥远、渺茫、夕阳”,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遥”就是远;“渺茫”讲水势辽远看不到边,在此要灵活理解为非常落后根本看不到现代文明;“夕阳”,要发挥想象力,说明是挑回的溪水中映着夕阳。在朗读“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时,要读出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艰辛,口气略带悲伤;读到小孩子和姑娘时,要读出因无书可读任光阴流逝的惋惜,口气要充满无奈。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深圳的昨天是贫穷落后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朗读分析明天和原因两部分,特别是读到深圳的巨变时,要以惊喜、自豪的口气读,学生就会清楚课文是采用对比的写法,就能轻松地找出“焕然一新”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词语。最后以三个中心词提纲挈领地串连全诗,复述诗句,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解词、以词概文的目的。在长期不断地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习能力不断加强。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姓    名

单银娥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9.3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语是“我”。我读,我说,我写,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是非常生动,非常美妙的!激活学生的动力、欲求,让学生与语言接触、嬉戏、激荡,永远是第一位的。拿识字来说,不单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号字典”,更是要建立“心理词典”,这样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时候,才会汩汩汤汤。外在于学生的心灵,无异于对语文的亵渎和谋杀。

——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域是“语境”。读一篇文章,真正进入文本的语境,文本的每个细胞都活了,作者自己跑出来找你对话;写一篇文章,真正进入到一个意义场,一个审美场,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语言自己就会说话。进入语境场,意义场,审美场,有人形象地说是“偷维纳斯的腰带”,非常美的事情。有一节作文课,记一张珍贵的照片,一个学生在课前说得很好,上课了,在老师“四素”的指导下,反而不会说了,由此可见适应语境的规律多么重要。适应语境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适应律”。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姓    名

张亚峰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9.3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应该在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的实践,让他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熏陶、培植语感,吸取课文中丰富的营养,在熟读中获得记忆。语文课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应当形成一股合力,发挥整体效应。读书正是听说写各项基本功训练的一条纽带,通过读书将各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阅读教学应以读书训练为主线,有机安排其它各项训练,完成由理解到结果、运用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有心人。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各个环节中随时启发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词汇,创设环境,增加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运用中积累语言。当然,积累语言不仅仅限于课内,语文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都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必须予以重视。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路会逐步清晰,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在积累了大量词句后及时练说练写再加以创造性想象,将来就能挥洒自如地应对考试、写作和辩论。

新的语文定位,新的教学思维,也催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该是一门活的语用学,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传递给学生,给学生做好言语文字运用的示范;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好的对话者,把整节课看作是一次语言实践,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使者,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教化学生,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把握鲜活的文化!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姓    名

刘云洁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9.3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语言表达就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它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可以说,一个拥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个体便会凸显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得体的言谈举止能力和个人身心修养能力,这对他的人际交往、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而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应该遵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规律,循序渐进,不为表达而表达。所以教师应该从语文教学的每一课,每一个细节入手,丰盈学生的语言表达

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语言学习的范文。范文犹如一座宝藏,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文本秘妙”——或是别具匠心的遣词造句,或是独具个性的布局谋篇,或是精准妥帖的表达形式,或是隽永深刻的语言内涵……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地把所有的“文本秘妙”都教给学生。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教学的内容。立足典型语言,积累言语经验。  

所谓典型语言,指的是在言语形式上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比较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语言。比如ABB形式的词组,反问句,祈使句以及总分总的篇章结构等。诸如此类的词句、段落、篇章,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典范语言,读懂其表达形式,达成典范语言的运用,能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初级的、规范的言语经验。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姓    名

胡波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9.3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阅读教学和平时的一般性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性的阅读指向内容的感知、信息的捕获,而阅读教学则指向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阅读教学中应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阅读盲点——言语表达形式,对准“靶子”做针对性的策略探寻,力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促使学生揭开语言的“神秘面纱”,学会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有效提升言语能力。  

诵读是领悟言语形式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文本语言所蕴含的韵律有时在视觉上是隐性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使之显现出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感、旋律感。通过对语言节奏、旋律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言语形式的规律、特点。

通过增减文字、替换文字、变换语序等方法来比较品评语言,有助于领悟言语形式之精妙,感受言语内容深藏的意蕴,更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触摸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语感。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姓    名

朱素妹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9.3

 

 

 

 

 

 

 

 

作为教师需要关注课堂读写结合,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读写思维的平台,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素养。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来说,更应该体现读写结合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写作方法,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读写结合,让教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小学中年级习作刚由简单的写话过渡到写作文,处于写作文起步阶段,现在的现状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精疲力竭,而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却不见提高,一听说写作文他们就喊头疼,甚至还编了一句顺口溜“作文作文,作(啄)破脑壳。”在他们看来,写作文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每次写作业总是把作文留到最后,要么三言两语应付差事,要么“复制”一份完成任务......但是作文在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高中的语文测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不容忽视,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孩子一听说写作文就愁眉苦脸的,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也感到很苦恼,所以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讨教作文教学的方法,平时也积极观看作文讲座以及相关的书籍,其中“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写作时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目标呢?

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有的作文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那么写作文其实就是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并表达出一定的想法。曾经和一位年长的老师聊天时谈到孩子们写作文“头疼”的问题,孩子们“头疼”的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而老师头疼的是批改的作文要么是三言两语要么是记流水账......年长的老师说:“你应该感到高兴,写三言两语的孩子至少知道要完成学习任务,而记流水账的孩子他能够把一天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只是还缺少一定的方法......”乍一听,感觉像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中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写作的起步阶段时,就像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刚开始都有一些畏惧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鼓励与支持了,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所以在批改学生习作时一定要秉着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习作素材,例如,在让孩子们写《我学会了XX》这篇写事的作文时,我先布置孩子们回家学习做一件事,如扫地、洗衣服、洗碗、炒菜......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中锻炼一下,为写作做准备,在作文课时,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各自在组内谈谈自己学会一件事情的经过,一个人在叙述完的时候组员可以提问并补充,这样孩子们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做到写作时有话可说。在学习写景作文时,教师可提出一个具体的景物,让学生共同讨论,例如《校园一角》,在习作时,我让孩子们先选定校园里的一处景物,然后带着他们在校园里逛了一圈,要求每个孩子对他们即将写的一角进行仔细观察,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回到教室后,请每个同学说说自己要写的地方,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最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补充总结,孩子们动手写,看着他们一个个埋头奋笔疾书的样子真得感到很欣慰,这样离“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虽说写作文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就行了,但是没有一定的积累,想作文能力提高,那也是比较困难的,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多读课外书,把在读书过程中碰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孩子在做记录的时候就已经把好词好句都牢记在脑海里了,这样写作时就不愁没材料了。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姓    名

朱素妹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11.4

 

 

 

 

 

 

 

 

小学中段的习作,是习作的起始,在这个起步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独立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加上语文知识的积累,有了书面表达自己思想、兴趣、所见及爱好的主、客观基础。但是,不少学生在主动习作方面,却往往受到阻碍。为此让学生乐于习作就成为中年级习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1.在游玩中激发兴趣。首先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观察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愿说。其次,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小孩的天性,也是儿童的特权。比如让学生玩风车、皮球、橡皮筋等等。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自己的身心,而且可以劳逸结合,并在玩中开阔视野,丰富视野,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积累自己的习作素材,锻炼自己的感悟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二、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中年级,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如组织参观、访问、科学小组、种植饲养等活动,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活动,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算算、做做,切身体验,在活动中丰富积累,说说记记写写,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学生在这样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加深了体验,间接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作的兴趣。活动时要注意活动前指导,活动中放手,活动后注意总结反馈,还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转述给爸爸妈妈听,以此作为说话性作业。只有这样长期不懈的坚持,小学生的习作才会有源头活水,学生的习作才会言之有物。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姓    名

单银娥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11.4

 

 

 

 

 

 

 

 

要注重观察与积累的结合。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学生写作更要靠平时积累。没有较多的“知识、思想、语言”积累就不会有倾吐的内容,习作能力的形成也无从谈起。中年级学生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1、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着重回忆印象最深的片段,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当时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时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在平时我就让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小事,以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多写观察日记,如种油菜:什么时间种、什么时间施肥、收获,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或自己动手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把这个过程坚持记录下来。学生每周选其中的一件事经过润色之后写     成周记,我会在上面写上评语,并把用的好的词句做上标记,选出大部分较好的在班上展示,既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非常重视写日记这件事情的,让学生的观察有持之以恒的动力。总之,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观察与积累。  

2、教材中的好词佳句一定不要放过,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采集本”每天摘抄两个好词好句,争取背诵下来。课外阅读更是一个获取积累语言的广阔天地,每周读至少一篇好文章,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然后选其中一篇感触最深的写出读后感,定期检查。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我把他们分成四大组在黑板上办黑板报,要求运用平时积累的材料,把一个学习小组积累的材料进行综合,办出一个具有特色的黑板报。最后把四个小组的作品评选出最佳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经常利用班会课开展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姓    名

张亚峰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11.4

 

 

 

 

 

 

 

 

尝试运用不同的批改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利用批改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对于学生的习作多鼓励少批评。每一次习作即使有一点进步比如字迹工整,用了一个好的成语,使用了一个比喻句,或者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都要用符号勾画出来予以表扬。具体做法是: 

 1、学生自改,要求学生自己读写好的草稿,把错字、标点、句子是否通顺这些基本的问题处理好。     

 2、共同批改,具体做法是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初稿修改之后,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共同修改,然后再在大组内交流,由大组长组织,选择一个习作交给老师,老师再针对四个大组选出的习作,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修改。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的作品,懂得了用欣赏的方法去评价同学的作品,如标出好词好句、找出比喻句、同题不同材等,并能积极向同学和老师推荐。特别是当感受到同学们文章中有创新思维的时候,能真诚地向他们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互借鉴。 

3、当面批改,给学生面批习作是快速高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我常采用这种方法,刚开始有学生对于如何把细节写具体这一点很不理解,我把他叫到面前,对他写好的草稿尽量少删除以免让他产生挫败感,在对话前加上符合当时情景的动词,表情,或者是内心感受的词语之后,让他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慢慢的一边启发,一边引导他自己修改,让他逐步学会如何习作。 

 4、及时批改,对于每一次的习作,我尽量做到及时批改,画出优美的词句,写出精当的评语,因为学生习作之后都很期待,希望尽快看到老师的评语。每次习作在批阅之后,会选出在本次习作中有进步的同学的习作,把他们的优点分门别类,然后在班上进行表扬鼓励,让写的很成功的一到两位同学在班上朗读他的作品,把所有好的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一学期结束前,班上每一个同学,选出这学期写得好的文章,编入本班《优秀习作选》,这样大大提高习作的兴趣。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姓    名

刘云洁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11.4

 

 

 

 

 

 

 

 

习作教学要努力激发小学生的交往动机,强化应用,让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地用起来,在应用与交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借托“口语交际”这一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习作教学更加立体化。

在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很乐意说,为后面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我经常示范说,让学生边听边提出修改建议。其实教师的下水文,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觉得要写好作文其实也不难。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修改,学生主动地吸收、学习,进一步产生了我也要写的动力。有了口语交际的基础,老师不需要再多说什么,让学生静下以来习作。习作要求一气呵成,写不好的字暂时用拼音代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就用相近的词代替,总之,不打断思路,不被别人影响,也不影响别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得到了提高。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小学__语文课题组__四年级__组

学习内容

浅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姓    名

胡波

任教年级、学科

四语

学习时间

2013.11.4

 

 

 

 

 

 

 

 

在传统教学中,“写”的教学,要么被置于“灵机一动”、“仓促应付”的境地,要么纠缠于什么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纯粹形式化、技巧性因素上,甚至对习作都提出强硬的指标,导致学生面对写作望而生畏、苦不堪言;而今,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写”的“炼狱”变为学生彩旗生命活力的乐园,让学生尽情挥洒童年的灵气,表现独特的内心世界。其实中年级习作重在培养作文兴趣,养成说真话,说心里话的习惯。兴趣是习作的内在动机,自由是写好习作的心理保障。不要向学生提出其他任何限制性的要求,让学生写“最想”,激活学生的真实情感;同时力争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最新奇、最动心的题材,力避老生常谈和“无病呻吟”地拔高所谓的“主题”。努力给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机会,让成功激活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

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路,我在开始阶段给学生自由的机会,这是学生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最自我的一种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习惯的培养,将是学生自主写作的有利前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