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时间 |
9.2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一、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安排听课计划。 |
时间 |
9.9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 进行一语第一册教材分析。
2、 确定拼音教学整体目标。 |
时间 |
9.16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拼音教学。
各位教师分工分阶段补充音节词、句子。
单雪莲:
(一)拼读下面音节,直到熟练。
pá pō mó fǎ dì di pó po bà bɑ
mā mɑ bó bo mù mǎ pò le dà mǐ
pá tī ní tǔ mǎ lù nà lǐ mù tī
pù bù mù fá pí fū nǚ de bō li
tú dì lǎ bɑ bì lǜ dà fó dà dì
1、bà bɑ pá 山 pō. 2、dì di ná lí. 3、bó bo lǐ fà.
莫金霞:
(二)熟练拼读以下音节词、句子。
顾新亚:
(三)熟练拼读以下音节词。
单雪莲:
(四)熟练拼读以下音节词、句子。
(五)熟练拼读以下音节词、句子。
|
时间 |
9.30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业务学习:《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弥补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保证备课的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如何开展好集体备课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有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查找“问题”:
集体备课=成就“懒汉”
集体备课=“统一”教案
集体备课=个人“独唱”
二、规定“流程”——洗尽浮华
由此看来,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用得其所,才能真正发挥成效。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如何洗尽浮华,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呢?
1安排内容
2确定主题
3固定时间
4备课形式
5统一设计
三、及时“调整”——日新月异
集体备课中,由于主备教学设计代表的只是主备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起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主备教学设计难以为其他教师所用。而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而另一方面,新课标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上的不可预料在所难免,对于临时出现的“节外生枝”,教师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
教师交流:
莫金霞:个人调整
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执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有异,故他人所备教学设计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后,认真钻研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参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剪裁”“修饰”,立体化地解构,在原教学设计的1/4处注上调整意见。这就是一度调整,也可称为个人设想调整。
顾新亚:组内调整
主备教师的备与辅备教师的一度调整都是个体行为,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智慧的碰撞,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辅备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主备教师教学设计的调整,然后再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设计。这就是二度调整,也可称为组内交流调整。此次调整意在张扬个性,博采众长,它既有“百家争鸣”的态势,又有“兼收并蓄”的智慧。
单雪莲:反思调整
如果我们的教学止于预设、调整、实践,那一节节课可能就是一次次的“唱老调”“走老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我们主张在课后对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及自己的教学处理进行反思,静心琢磨所得、所失、所惑,适时整理思路,调整心态。精备课以教学案例或教学叙事的形式加以记录,其他课以教学日志的形式加以叙写,以期在无数次这样的“上下求索”中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长此以往,反思定会成为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成功,深入地探究问题,尽可能地弥补教学中的遗憾,我们要进行整体调整,即就主备教师的研讨课及辅备教师各自的课堂实践展开讨论,针对一些共性的反思来调整教学设计中不适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学生需求的环节,设计可行性方案。四度调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观上强调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做高屋建瓴的整体驾驭的调整。当然,由于精力与水平限制,要讲究策略,重视对某一片断,特别是重、难点片断的调整。 |
时间 |
10.8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 单雪莲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
2、 老师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一起交流。 |
时间 |
10.14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人有两个宝》 |
时间 |
10.22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单雪莲谈公开课教后体会。
2、教师评议:
顾老师的课堂是由谜语导入的,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如:“一撇一捺,支撑天下”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人”,但是有孩子猜到的是“八”,有的说是“人”,顾老师让孩子们说理由,孩子们自然说不清楚,只凭感觉说“八”不对,应该是“人”。老师接着问:“地球上有哪些人?”孩子们说到“男人、女人”时。老师说“哦,这是按性别分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说的滔滔不绝,而且一说说的就是同一类别的,比如“大人、小人(小孩)、老人、中年人、年轻人等等”按年龄分的,“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等等”按国籍分的,“回族人、土家族人等等”按名族分的,“工人、农民等等”按工作分的……孩子们说得可带劲了。老师再总结:“因为地球上有了这么多的人,这么多作不同工作的人,才能支撑天下,所以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人”。孩子们顿时“哦”的一声,心服口服了。顾老师在孩子们猜错的时候不是硬生生的说不对,而是循循善诱,让孩子们释然,教学机智很高。我觉得这一点值得让我学习。第二点是:顾老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猜谜语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观察字形,书空笔顺,口头组词,在教学中就带着学习了生字,在课后只要指导书写就可以了。而我一般都是在教学完课文,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才教学生字的,这方面也需要随机应变,不要一直按照死程序来教学。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优点和值得我借鉴之处,我就不多说了。
|
时间 |
10.30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各教师分工补充生字词语。
单雪莲:
王晓娟:
| ||||||||||||||||||||||||||||||||||||||||||||||||||||||||||||||||||||||||||||||||||||
时间 |
11.9 |
|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 看菊花》 |
时间 |
11.12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各教师分工补充生字词语。
顾新亚:
莫金霞:
|
时间 |
11.18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一:期中考核试卷分析。
二:交流教学中薄弱环节。
三:交流改进措施。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时间 |
11.20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单雪莲谈公开课教后体会。
2、教师评议(莫金霞评议):
单雪莲执教的《看菊花》这节课,课件制作精美,向学生展示了看菊花的不同姿态和五彩缤纷的特点,通过展示了美的画面,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比赛读、谁能超过老师读的、及时表扬和激励相结合等法”组织教学,极大地激发了课堂兴趣。她引导学生多读感悟,例如文中有的词语比较难理解,“一朵朵、一丛丛、”这些词语光凭读也解决不了词义,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调动孩子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性模块(“相似块”)来帮助孩子理解。 |
时间 |
11.27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集体备课:
1、讨论如何进行一年级汉语拼音测试的赛前训练。
2、出练习卷。
|
时间 |
12.3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业务学习:《谈谈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写》
“口语交际”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国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把“口语交际”教材当作“看图说话”来教。
第二,把“口语交际”教材当作“听说写结合”的训练题。
第三,在回答教材教学提示的“问题”上耗时太多。
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远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学生未能真正进入“口语交际”的学习之中。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够了解,对教材的要求不够清楚。为了更好地落实“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用好“口语交际”每一课教材,现就“国标本”“口语交际”教材的编写做一些说明。
本册“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6课,每课教材都由3个部分组成:即话题、情境图、教学要求提示。教材这样构成,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话题的学习实践,能初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六个具体目标要求。
1、关于话题
“自我介绍”就是要把自己的有关情况告诉别人。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有的交际行为。向别人作介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主动向别人作介绍;另一种是应别人要求作自我介绍。入学不久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需要作自我介绍。在这个“话题”的学习中,人人都可以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也可以请求别人作自我介绍。
“借铅笔”实际上泛指同学之间互相借用学习用品的交际活动。是同学之间平时最常有的口语交际事件之一。当需要用某种学习用品,自己又没有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向别的同学借。怎样才能跟别人借到文具呢,这就是“借铅笔”这个话题要学习的。“打电话”是人们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通讯方式,人们平时打电话,大多是在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虽然通话的双方不是面对面,但采用的都是言语的方式,因此,打电话属于“口语交际”。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交际本领。这两个话题都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
“悄悄告诉他”是一个传话游戏。传话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传话游戏中渗透了口语交际的“非言语”要求:说话声音要响亮,说得要清楚;听话认真,要听明白。这就是说,在口语交际时,如果人多场所大,说话的一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声清楚地说话,能尽量让别人听清楚;听话的一方,则需要认真、仔细听,如果听得不够清楚时,应主动请求说话人再说一遍。
“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是要求学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四种现象谈谈自己的想法。“讨论”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说出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什么坏处,应该怎样做就可以了。
“听故事讲故事”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中“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等要求安排的,即先听故事,再将听到的故事讲出来。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性要求。
“话题”是“口语交际”教材的眼睛,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把握住“眼神”,这样,我们才能万变不离其宗。
2、关于“情境图”
“自我介绍”的“情境图”描绘的情境是:经过美化的黑板上写着话题“自我介绍”几个大字,一位低年级同学在讲台前正以大方的态度兴致勃勃作自我介绍,下面的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打电话”则通过两幅对角摆放的独立人物图,巧妙地表现了两个同学在打电话的情境:一个同学正在向另一个同学祝贺生日;“悄悄告诉他”的“情境图”生动地描绘了一组同学在传悄悄话的情境。这几课的“情境图”再现的都是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一瞬间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他们的脑海里,大多可以找到相似块。设计安排这样的“情境图”,就是要激活学生的这些相似块。这样,学生产生参加口语交际的愿望与兴趣就会大增,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在教学“自我介绍”时,教师可以仿照这幅情境图,美化黑板,写上“自我介绍”字样,创设好背景环境,然后采用让学生到讲台上方式作自我介绍;在教学“打电话”时,可以模仿情境图的样子练习口语交际;教“悄悄告诉他”时,可以仿照情境图的样子,让学生围成一圈,练习传悄悄话。
“借铅笔”的“情境图”有两幅,上面一幅图描绘了小猴去向熊猫借铅笔的情境,下面一幅图反映的是小猴向熊猫还铅笔的情境。教材用两幅图主要是表现“借铅笔”这个交际事件的过程。这里的小猴和熊猫其实都是小朋友的化身,这样设计是创设情境的需要。小朋友喜欢动物,让小猴和熊猫来代替人物,再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学生容易走进交际情境。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动物的的形象,制作头饰、服饰,这些物品都可以在教学时用来创设情境。
“我们来讨论”是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展开讨论。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有时是触目惊心的,在教学中如果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述,是不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标本”具体安排了四幅“情境图”,分别提供了几种常见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境:
⑴两个小朋友在马路上兴高采烈地踢足球,一辆汽车驶过来他们全然不知,司机急忙来了个急刹车;
⑵一个小朋友图方便正在不顾一切地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⑶两个小朋友在上学(放学)时急急忙忙穿过马路,没有走斑马线;
⑷两个小朋友出去玩,路口的红灯亮了,他们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嘻嘻哈哈地闯了过去。教学时,要适时地将这些图展示给学生看,将他们带入“马路上”这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激活他们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再让他们按照教材的要求展开讨论。教学中让学生看明白“情境图”的意思就可以了,不必让学生细说将每一幅“情境图”的内容,否则,就很容易将“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
“听故事讲故事”共有四幅图,第一幅图说的是一只小猫和妈妈一起到河边去钓鱼;第二幅图说的是小猫不安心钓鱼忙着抓蜻蜓,妈妈却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三幅图说的是小猫看见了漂亮的蝴蝶,忙去追蝴蝶,结果妈妈又钓着了一条大鱼;第四幅图说的是小猫专心地钓起了鱼,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四幅图具体地展示了“小猫钓鱼”这个经典故事的主要过程。同时,晴朗的天气,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飞来飞去的蜻蜓和蝴蝶,一心一意的猫妈妈,贪玩可爱的小猫,也给学生“听故事说故事”描绘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有这样的情境,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效果会更好。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发挥这些“情境图”的作用,并根据或凭借这些“情境图”创设出更加具体、逼真的与生活相似的易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热情。
3、关于“教学要求提示”
“教学要求提示”是“口语交际”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者意图的具体体现,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了“话题”的教学目标;二是提出了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提示”是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和教学的重要依据。它有三个特点:引领性、启发性、目标性。
此外,“学讲普通话”,与别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自信心”等非言语性目标也是“教学要求提示”的潜台词。 |
时间 |
12.23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莫金霞谈公开课教后体会。
2、教师评议:
《北风和小鱼》是一篇童话,写的是肆虐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小鱼却不怕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的情景。
在教学中,冯老师运用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这样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多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让学生观察北风向梧桐树、草地、鸟儿吹一吹,梧桐树、青草、小鸟发生变化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通过看图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最后再出示“它向 吹一吹, 。”的句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在教学中,莫老师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鱼的勇敢并读好相关句子,冯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小鱼的表情和动作,并让学生演了演,然后再指导读小鱼的话,这时,学生读得就比较到位了。
老师还进行了课外知识的拓展,通过提问“自然界中,还有谁也和小鱼一样不怕北风?”的这一设计,让学生看图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老师的课还有许多优点,如:教者教态大方,语言富有感染力等。
建议:
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要做到精炼、准确,这样学生在思考时就有针对性。 |
时间 |
12.28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1、单雪莲谈公开课教后体会。
2、教师评议
肯定: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大海睡了》是一首拟人化了的诗歌,描写的是深夜大海的温柔可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童心和童趣。整堂课中高老师以“读”为主线,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把大海的温柔、安静的一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动态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融为一体,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创设了情境,学生们耳听、眼看、心想,多种感官充分投入,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小朋友很容易产生朗读的欲望。此外,老师一些富有童趣的儿童化语言的运用,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有兴趣听老师讲,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喜欢去读,并能努力读好。一年级的孩子对阅读感兴趣,但阅读能力不强,学生朗读时肯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老师的鼓励赞扬就是一剂良药。因此,高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充分肯定:“你读得真认真!”“大海多可爱啊!我们听出来了”……这样,学生在得到鼓励的同时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学生们在乐读、美读的过程中,课堂显得更有活力。
建议:应抓住低学段特点和第一课时的特点,建议讲读内容去掉一部分到第二课时,把十分钟的时间用在识字写字上。 |
时间 |
1.9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莫金霞 顾新亚 | ||||
活动记录 |
1、制定复习计划。
2、分工出复习卷。 |
时间 |
1.23 |
地点 |
办公室 |
主持人 |
单雪莲 |
参加人员 |
单雪莲 顾新亚 莫金霞 | ||||
活动记录 |
备课组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