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崔雄燕的课《这儿真好》
戴丽琼:情境课堂是以“情”来感染学生的心灵,在情境中,老师能够与学生真情交融,让孩子在情境中尽显主人翁的风采;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感受人性的丰富,探索文本的深意;能够将“情”与“形”相连,放飞想象的翅膀,得到思维的锻炼。
单雪莲:情境课堂是以“情”来感染学生的心灵,在情境中,老师能够与学生真情交融,让孩子在情境中尽显主人翁的风采;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感受人性的丰富,探索文本的深意;能够将“情”与“形”相连,放飞想象的翅膀,得到思维的锻炼。课堂一开始,老师就抓住了在荒岛上小熊的心情,让学生一起去感受小熊的孤独,想象它一个人生活的样子,这样的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去可怜它、关心它,从而愿意和它做朋友。当环境改变后小动物都来了,他们看到如此美好的环境,心里是高兴的,于是感叹:“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了。”而小熊呢?更是欢喜地不行,一个劲儿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老师抓住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表演的特性,指导学生揣摩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体验了小动物们看到小岛后的欣喜和小熊的高兴。这样以“情”为纽带的学习,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悟、交流的氛围浓厚,每位学生都很自然地与人物心灵沟通,和他们同欢喜同忧愁。
顾新亚: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感受人性的丰富,探索文本的深意;能够将“情”与“形”相连,放飞想象的翅膀,得到思维的锻炼
二、评顾新亚《蚂蚁和蝈蝈》
崔雄燕:顾老师注重让学生在想象中主动创新。课文中描写蚂蚁搬粮食的动作的词只有“背”、“拉”,写蝈蝈自由自在样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觉”这两个,事实上,图中所画或者它们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因此,教学时,顾老师让学生动脑筋去想一想,蚂蚁还会用什么动作搬粮食?蝈蝈还会干什么?进行填空说话。学生的想象自然贴切,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内在心理,两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课文的主题,使学生深受勤劳才能幸福的教育。
戴丽琼:教师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对于蚂蚁,我注意引导学生读好“背”、“拉”、“满头大汗”等词语,想象当时蚂蚁那种热烈的劳动场面,体会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读出蚂蚁当时那种很累的感觉,读出对蚂蚁的赞美之情;对于蝈蝈,引导学生读好“唱歌”、“睡觉”、“自由自在”等词语,体会蝈蝈的懒惰,读出蝈蝈那种很舒服、很自由自在的感觉。同时,引导学生把蚂蚁和蝈蝈的表现在朗读中比较,使学生有所感悟,加深认识,激发情感。
单雪莲:自主创设情境。如:顾老师通过知了声、和火辣辣的太阳,把学生带到了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把那句“夏天真热”读得淋漓尽致;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回小蚂蚁搬粮食,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辛苦;让学生理解蚂蚁的勤劳,是教学难点。教学中,顾老师通过通过采访小蚂蚁,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还有通过呼呼的西北风声音,把学生带到寒冷的冬天等等,像这样的的情境创设在顾老师的课堂中有许多,她把学生完全地带进了文本之中,所以,整节课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三、评单雪莲的课《咏华山》
戴丽琼:教者在教学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学生特点,运用直观教具形象地展示了远远近近的山、华山、太阳、白云的图片,在教山腰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腰联想到山腰,让学生理解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黑板演示准确到位。教师还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身体力行,做好示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读出诗的意境
顾新亚:关注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健康学习的心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和谐。
崔雄燕:《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单老师紧扣“啊,华山真高哇!”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举头”、“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哇!”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四、评戴丽琼的《小松鼠找花生》
单雪莲:紧抓课文重点,层次清晰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分别记叙了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陈老师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明线,以小松鼠找花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即新奇——高兴——急切、失望——疑惑——喜悦)为暗线逐步展开教学。整个过程思路清晰,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课文。
顾新亚:在教学过程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融看﹑听﹑说﹑赏于一体,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第一段时主要让学生看图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练习说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崔雄燕: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戴老师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融看﹑听﹑说﹑赏于一体,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第一段时主要让学生看图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练习说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三四自然段紧抓“每天﹑都﹑可是﹑直到”等关键词让学生赏析体会小松鼠找花生果时的急切及始终没见到花生果的失望﹑意外﹑疑惑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