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校本教研>>孔钉与露珠 缪小燕
孔钉与露珠 缪小燕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燕
 

孔钉与露珠

缪小燕

本来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今天在我们的身边却到处都是,让学生成为满身孔钉的篱笆还是成为晶莹剔透的露珠?你会如何选择呢?

关于“孔钉”:这是出自《哈佛家训》中的一个故事“篱笆上的孔钉”。它讲述了一个父亲通过让自己的儿子在篱笆上钉钉子和拔钉子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坏脾气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来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在篱笆上的钉子拔完之际,上面留下的却是一个个永远无法修复的孔钉,如同一颗颗破碎受伤的心。

“看着”这满目苍夷的篱笆,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双双布满委屈、受伤、惊恐的眼睛。回顾上学期的教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是一直以来,我都在苦恼:为什么我这么巴巴结结,恨不得把心肺都掏给这帮小家伙了,他们却还是那么顽劣,对学习似乎还是不够上心呢?现在我才明白,是我失控时的态度、言语,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深深地伤害了他们,让原本昂扬的小脑袋、无所畏惧的眼神变得越来越低、越来越没有自信。

关于“露珠”: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论述教育者爱护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允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

如果我们教师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着学生的自尊感,那么,那就好比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情感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鲁摧残师生情感的幼苗。——有时,教育者的“悲剧”正在于此。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影响着学生,他们都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老师的肯定、尊重,需要老师的关怀、鼓励,而这一过程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爱心和恒心。让我们一起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露珠更好地迎接朝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