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训》读后感
————戴丽琼
暑假,我读了美国贝纳德写的《哈佛家训》。《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它从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等十个方面来讲述的青少年成长的道理和知识,它以小故事大道理启迪人的智慧,熏陶人的心灵。这是本著名的书籍,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各有寓意,每个故事给人一种人生的启迪,一种震撼,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篱笆上的钉子》。
故事讲了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子,有一天,他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次发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以后,他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一根钉子也没钉。这时爸爸对他说:“如果你一天没发脾气就拔下一根钉子。”后来钉子全拔光了,他爸爸带他到篱笆旁说:“儿子你做的很好,看看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不会恢复!”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沉思,课堂上我经常会发火,看到学生吵闹,我就会忍不住大吼,不仅伤自己身体,同时被骂的学生也会心情沮丧。以前遇到过一个不肯写作业的学生,几次三番怎么批评教育,甚至去校长室写保证书都没有用,对他我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逼急了会说出一些很难听点话去刺激他,去骂他,这不就像篱笆上被钉子钉过的洞吗!虽然我事后会安慰一下孩子,但是有些洞可能永远都不会恢复,也因此他这个没有父母管的孩子因为我一句话“我没有你这个学生”他就自暴自弃,当我批评他的时候,他说你都不要我了,我还写什么作业,我很吃惊,我知道我深深地伤害了他,他是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现在连老师也不要他了,他心里该有多伤心,可是已经晚了,我再想挽回已经来不及,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后来那个学生转学回老家念书了,我想他走到时候是带着怨恨的吧。我知道了,情绪是需要控制的。跟别人发一回脾气就等于在伤害了别人和自己一次,因为,你可能由此失去一个朋友。以后,我决心要像那个男孩子一样,慢慢把坏习惯改掉。此时,不由想起一句名言:“好脾气宛如晴天,到处流放着亮光。”
还有一个小故事叫《被拆掉两次的亭子》,给我的印象也很深,故事说的是: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的父亲是一个农场主。有一天,父亲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备将它拆掉。福克斯对怎样拆掉亭子很感兴趣,父亲答应等他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儿子走后,工人们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来,发现亭子已经不见了,整天闷闷不乐。父亲惊异地看着儿子,知道自己错了,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他重新找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在原来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他找来福克斯,当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将一座亭子拆掉两次,绝不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在院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对诚信的信念。
没有哪一本书像《哈佛家训》那样让我们震撼,也很少有一本书向它那样,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将人生的哲理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如果你希望过上成功快乐的生活,我坚信,这本书会告诉你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