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书
(2006年度)
| 
 一、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 
| 
 培训目标: 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向导, 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用教研促发展。 3、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能力。 4、通过学习、借鉴、交流,进一步深化课题实验,探索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5、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6、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培训条件: 1、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校长承担了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带头参训。 2、有健全的进行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3、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群体。 4、学校能保证校本培训经费的落实。 5、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校本培训提供必备的条件。 培训重点: 1、师德培训         2、提高全员的业务水平,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 3、继续实施新课程实验,提高教师教育教研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 
| 
 二、本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 
| 
 实施意见: (一)创设良好的教研组氛围 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时尚,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学科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如每个教研组人员每学期都上一堂公开教学课,组织一次规范的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不同的教师在上同一内容的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不同优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二)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 1、教研组学习,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以形成团体动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例如每个教研组每周都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学习后写好实践体会卡。 2、集体性教研,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一定的研究氛围。“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这既能发挥教师创新个性,又能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和特色,既竞争又合作,从而帮助全体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专题研究能力,使教研组充满凝聚力和魅力。 3、综合性实践,以弥补教师能力的缺陷。新课程中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弱项,教研组组织教师对此开展不懈探索显得十分迫切。 4、跨学科交流,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以开阔教师专业视野,提升创新质量,从而不断深化课题的研究。 5、另外还将通过师徒结对法、建立培训班、开展讲座等方式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 考核办法  : 根据上级规定的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从学校、年级组和教师本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由教师进修学校核准确认。 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和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依据。  | 
|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 |||
| 
  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形成由校长亲自抓,多部门协助配合抓的管理体系,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组长:高志舜 副组长:钱晓红 姚丽娟 刘亚华 组员:董晓平 陆榕 陆云芳 张燕  朱文波 顾红良  朱幼华  校本培训制度: 1、学校对校本教研实行三级管理,即:一级为校长室、教导处的管理;二级为教研组(长)的管理;三级为教师的主动管理。 2、收集教师的学习心得、经验、论文,将校本培训的成绩与职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以及教师的聘任相结合。 3、学校每学期都将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校本教研工作,对在校本教研中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 |||
| 
 学校 意见  |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 ||
| 
 培训 部门 审查 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说明:1、本计划书一式二份。
2、校本培训计划书应附详细的“活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