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芙蓉中心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2005年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解决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具体实践问题,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学校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自身的各种资源和潜力,推动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秀,业务精良的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全面、整体发展。    
二、培训内容
本学年,校本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和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授课水平)
(3)、新课程培训
(4)、信息技术、课件制作
(5)、教育科研能力、课题研究
(6)、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现实问题,学会反思。
 三、主要工作
(一)、狠抓学习与交流
针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还很薄弱的现状,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形式进行学习。
1、形式上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培训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2、内容上除学习外,还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并摘抄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每月二篇。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对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法进行交流,共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有针对性,时效性,督促教师学习和自觉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技艺和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学习,教师各方面素质都有了提高。承担教研的教师热情高涨,他们有:张燕、周见宇、朱春漫等教师。她们每节课都有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课堂思路鲜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浓,真正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研讨论全员参加,真对每节课认真讨论分析,扬长避短,气氛热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因为课堂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恰当争论不休,其他教师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教研活动推动了新课程改革。使开学初计划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张燕的课,除了利用了多种媒体,教学环节和方法安排的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师启发得当,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寓教于乐,渗透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为全区英语老师上了课堂教学示范课。周见宇的语文课体现了小组探究的合作方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探究问题,并及时反馈,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气氛中自主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4、倡导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自我提高培训,本学年教师共有30多篇学术论文获区一等奖,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注重听、评课。
以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宗旨,组织教师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了备课、上课。
1抓好集体备课:
①教师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公开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②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听课活动,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负责,分科分组定内容学习、备课,针对比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加强常规听课
鼓励教师多出精品课,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后注意评课,同时实实在在,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且做好了记录。
3、指导课后评课
    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听课教师来说,只听不评达不到提高的效果,所以,指导教师确实,有效地,实事求事地进行评课,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导向性建议。并做好记录,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