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芙蓉小学 徐君
2016.4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特点,了解作者。
2、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词所描绘的美好景致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对词句的理解能力。
3、拓展阅读《声声慢》,激发对词或作者的兴趣,从而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称是“看画面想诗词”。
2、定格在《清平乐 村居》:同学们,这首清平乐村居与前面三首古诗有区别吗?对,这是一首词。你知道,词在哪个朝代最有名气?(唐诗宋词元曲)词与诗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词有什么特点?(有词牌名、题目、长短句、讲究押韵、讲究节奏)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新的词 板书课题 9.词两首
4、先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说起李清照,大家似曾相识,请你介绍一下?(易安居士、婉约派词宗、宋朝有名的女词人、学过她的《夏日绝句》)
5、既然她是词的代表人物,婉约派词宗,那么,她的词一定比诗更有造诣,让我们赶快把书打开到《如梦令》,一读为快吧。
二、学习《如梦令》
1、自读
2、交流词牌名、题目、押韵、节奏等,相机朗读。
3、课堂伊始的时候,我们玩了一个看画面想诗词的游戏,现在,老师再跟大家玩个游戏,名称是“读诗词想画面”。可以吗?
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边旁注,当你读着哪个词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在
譬如(老师示范批注):当我读着“溪亭日暮”的时候,我想起了远山、近水,我还想起了《三亚落日》中的“”
4、交流:
①溪亭日暮(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来描绘画面: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友人,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师:小溪、亭子、夕阳、友人)
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道夕阳铺水中,此情此景,李清照和友人会做些什么呢?
——斗酒吟诗弹琴作画。
我想,这个时候,李清照已经醉了。你知道她为什么醉了吗?这真是醉在酒中,醉在景中,醉在友人的情中,酒不醉人人自醉啊!以致于沉醉——不知归路,这真是一杯醉人心脾的甜酒美酒啊,同学们,让我们也来美美地醉一回吧。(举杯,干杯。嗯,这酒中滋味呀,怎是一个美字了得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传达吧。)
②藕花深处(你联想到什么成语或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呢?
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已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看到了这么迷人的景色,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又一次沉醉了)
好,我们一起来把这句美美的读一读。
③一滩鸥鹭
你还看到了什么?(鸟多、壮观)听到了什么?(鸟叫声)
你看,在溪水旁,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冲破夜幕,飞上天空,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朗读“一滩鸥鹭”,读出壮观。
除了鸟叫声,你还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争渡)争着划船,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
这里用了两个“争渡”,为什么?比较:更表现出着急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热闹而又有趣的场面。这在词中叫“叠句”,朗读。
争渡,争渡,以致——惊起一滩鸥鹭。仅仅是惊起鸥鹭吗?谁也惊了?惊什么?
这真是“鸟被人惊”、“人被鸟惊”啊!
这一份惊喜,使大家沉醉又一次沉醉在大自然的壮观中,沉醉在郊游的快乐中。
朗读。
5、同学们,我们刚刚用读诗词想画面的方法,读到了一幅幅生动富有情趣的画面,如果我们把这一幅幅画面链接起来,那就是这整首词的意蕴意境了。你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吗?
6、提炼词眼,深入体会词人感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玩读词想画面的游戏,把这33个字的词读厚了,深刻地感受到了33个字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了词人李清照的内心情感,这就是词中有画,画中有情。那么,你能不能把这首词读薄呢?读成一个字?
在学生交流中引导:“醉”,这叫“词眼”。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这次第,怎一个醉字了得”。让我们来读吧。
7、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8、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青春记忆呀,所以,词人李清照是常记——
你能背诵《如梦令》吗?
三、小结学法
师:刚刚我们是怎么学习如梦令的?对了,先把词读准读得有节奏感,再用“读诗词想画面”的方法来理解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然后体会作者感情,最后背诵。
四、学习《渔歌子》
1、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渔歌子》,然后小组汇报,可以各自领一个任务,或者小组长分配任务。
2、小组合作学习《渔歌子》
3、大组交流。
四、作业
1、选择一首词,想象画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描绘画面,写在小练笔上;也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给这首词配一幅画,把词题画上。
2、拓展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及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