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webmaster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案
武进区芙蓉中心小学  刘亚华
教学目的
    1、重点学习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经过,感悟富兰克林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整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能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品味深刻体验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日期:2006年11月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乌云密布  难以置信  无稽之谈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
(1)认读词语,把对词语的理解在读中表达出来。
(2)相机用“不足为奇”、“难以置信”造句。
(3)“怒发冲冠”在本课中是指什么?
2、“天火”就是——雷暴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中国人把它称为——”。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破折号后内容引导学生说)
现在,我们跨越时空,跟随富兰克林一起去解开“天火之谜”。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大段,思考:富兰克林是怎样解开“天火之谜”的?
(二)学习第三节
1、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做这个“风筝实验”?
2、富兰克林是凭空推测吗?他有什么依据?
出示句段:
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
从这个省略号我们知道:富兰克林观察到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见,富兰克林——观察仔细。
3、引读: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但在当时却是——。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雷暴是——,怎么可以——?不仅——,就是——也——。
4、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从这组关联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5、想象一下,当时人们会如何对富兰克林冷嘲热讽? 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想象说话。
6、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未动摇自己的推测,但是推测终究是推测,科学是要讲究依据,用事实来说话的,于是,富兰克林决定——
7、从中你体会到富兰克林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呢?
(三)学习第四节
过度:富兰克林“热爱科学、用于探索”的精神不仅表现于此,在他的“风筝实验”中我们更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第四节,思考:你从哪里体会到富兰克林“热爱科学、用于探索”的精神?
2、交流,相机深入理解,并指导朗读。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1)出示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怒发冲冠”原意指什么?在这里指什么?这是——!
从这一句我们能够体会到当时富兰克林什么样的心情?(惊奇、惊喜)
指导朗读:麻绳带电表明离富兰克林的猜测更近了,热爱科学的他怎么不惊喜呢?
指名读,齐读。

这是,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指一阵发麻。
(2)出示
 
“蓝色的火花”和“发麻”说明了什么?可见看出什么?
指导朗读。
  这是,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指一阵发麻。
3)出示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指导朗读:富兰克林此时心情如何?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你能读出富兰克林当时的心情吗?
3、(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富兰克林,和他一起做一次“风筝实验”。
4、同学们,令你能复述一下“风筝实验”的经过吗?
(四)学习第5小节
1、引读第5小节。
2、这时,人们又会说什么呢?请你仍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想象说话。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2、从中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富兰克林的什么精神?
四、总结升华
1、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2、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悟吗?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心中的感慨。(选择性地写到黑板上)
五、质疑
六、作业
(一)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中“风筝实验”的过程。
(二)三选一
1、搜集并阅读有关富兰克林的资料。
2、思考同学们的问题答案,准备交流。
3、搜集一个关于科学名人的小故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开一个小小的交流会。
附:板书: 
                     天火之谜
                    揭开:天火之谜     热爱科学
    富兰克林      
发明:避雷针       勇于探索
 
坚持就是胜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