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阅读开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改变,从阅读开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使孩子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爱好读书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1、家长对孩子读书应该有正确的观念
(1)不要在孩子面前给他下定论:他就不爱看书。
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啊,我也买了很多书,他就是不愿意看,怎么办呢?”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期望值很高,常常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会说你看人家某某学习成绩多好,人家看了多少书,你呢,一点都不爱读书。你总是这样说,他慢慢就会默认自己可能不爱读书,时间长了就真的不爱读书了。无论孩子喜不喜欢读书,我们都应该鼓励他,帮他把读过的书记录下来,做得好就表扬,小孩越是得到肯定,就会越加喜欢看书。有句话说: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有不善于引导的家长。
(2)书籍是孩子的娱乐工具。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开放时代,她们面临着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的选择。除了书,她们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听录音带,甚至可以进入计算机网络。现在,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对读书的期望值。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或者说,读书首先具有娱乐功能。想要让孩子喜欢阅读,一定要让她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有在她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时,她才会主动去做。父母千万不要太急功近利,只考虑其学习的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娱乐价值。
(3)读书不是孩子自己的事。
儿童阅读,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小的时候,她们的所谓阅读,其实主要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她们听,她们感动、快乐,在哭哭笑笑中受到教育。现在孩子虽然认字了,但她的专注程度有限,家长不要认为给她一本书她就可以自己安静地看半个小时。
2、如何帮助孩子使读书成为习惯
(1)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先让自己成为爱读书的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传身教时刻影响着孩子,所以必须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示范——我们自己要爱读书。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每天晚上看电视、打电脑游戏,让小孩子一个人看书学习,这现实吗?
如果时间允许,你还可以和孩子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孩子的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而且这个家庭也会逐渐变得高雅。这种崇尚学习的家庭氛围肯定有利于孩子的成才。
(2)定期买书或借书。
多逛书店、图书馆,这是引导孩子读书最有效的方法。书店是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好地方,那里有她们的同龄人,有看书学习的氛围,另外由孩子自己选择的书,回家以后一定喜欢看。当然,超出范围和不健康的书到结帐的时候把它拿出来就是了,时间一长孩子也不会选择那些家长不让买的书。
(3)找出她的兴趣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来选择书籍。如果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可选择稍微高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可以选择略低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对于已经上学、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孩子来讲,我们就要注意找出她的兴趣点,从她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开始引导。譬如说,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读与动画片相关的书,如文字版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看《西游记》、《三国演义》小人书,看《三毛流浪记》等,慢慢扩大她的阅读范围。
读书,既是给孩子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漂亮的风帆。让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