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讨论稿)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9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波

各位教师:

      现将《武进区芙蓉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讨论稿)》发至校园网上,请各位老师认真学习,若有好的修改意见请在“校长信箱”中留言,以供学校参考,从而使学校的规划更趋完善。

                                                                     芙蓉小学

                                                                 2008年12月9日

附:武进区芙蓉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讨论稿)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 争创省优质学校

——武进区芙蓉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讨论稿)

2008.9-2011.8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

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17年。1984年易地新建,1998年扩建。现学校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70多名教师。

二、发展优势

1、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在党支部、校长室的领导下,班子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执行教育教学常规,以实际行动为教师作出表率。同时又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带领广大教职工,抓好各条线工作。学校被评为武进区首批“团结、廉洁、开拓”优秀班子。

2、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平时工作重协作,求质量,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积极投身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明确教学目标,苦干加巧干,提优补差,特别关心后进生、爱护后进生,力求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双赢。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同心同德,抱着对学生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全校学生蓬勃向上。学生能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尊敬老师、尊敬长辈、真诚友善、礼貌待人、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学校注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富有后劲,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颇多。

4、教育质量广泛认可。学校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施教区的广大群众认可学校的教育质量,很放心让孩子在芙小就读。学生升入中学有发展潜力,深得高一级学校的好评。

5、科研兴校形成共识。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科研在教改中的重要性,并尝试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近三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有100多篇获得武进区级以上的奖项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校现在正进行区级课题《小学课堂教学合理预设与科学生成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严重滞后。全校有1600多名学生,但建筑面积仅有8000多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严重不足,各类专用教室紧缺,阻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2、学校地处武进偏僻的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新教师来校后,学校辛苦培养,初步成熟,可挑大梁了,却又想调离了,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3、学校的办学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第二部分  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

学校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风,“敬业、博学、爱生、奉献”的教风,“文明、勤学、善思、乐创”的学风。

二、发展总目标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争创省优质学校。

三、具体目标

1、队伍建设目标

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率先垂范、争先创优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有计划地吸收积极分子入党,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的干部队伍中来,使学校干部队伍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高的教育科研素养的优秀教师团队。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90%,本科学历达40%。建立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批学科带头人,争取武进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达20%

2、学生发展目标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适应21世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使学生初步具有全球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党、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科研目标

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工作的核心,进一步贯彻《管理规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完善标准和要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抓好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工作,构建学校课题网络,以课题带动教改,以研修提升教师素养,最终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4、课题开发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系。特别是加强校本课程的完善工作,通过自主开发和资源共享的渠道,确立各年级的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5、学校管理目标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张弛有度,严谨和谐”的管理原则。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职、责、权、利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度。强化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推进校务公开。

6、校园建设目标

抓住武进区改造薄弱学校的难得机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争创省优质学校奠定基础。一是新建一幢多功能综合大楼;二是启动塑胶运动场工程;三是添置各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一、队伍建设目标保障措施

1、加强学校干部队伍的建设。采取竞聘的办法,充实和调整学校干部队伍,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教师进入到队伍中来,加强队伍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支部要引领全体党员强化三种意识:强化作为意识,发挥党员先进性;强化作风意识,体现党员先进性;强化带动意识,提升党员先进性。

3、加强校本培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专业引领决定着教师的人生和职业态度,学校以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服务教师,关注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关注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才能调动教师创造性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富有创意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职业道德的塑造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对学生精神活动施加影响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感染学生的魅力。因此,重在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情,同时,还要担当好多重角色: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精神生活的富有者。具体落实到:外表形象庄重得体,内在素养博学多才,业务水平精湛一流,待人处事真诚大度,工作态度勤勉踏实。学校将教职工的师德素养作为考核、评比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2)专业技能的培养

①、专家引领。定期邀请专家指导,对新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专业理论、边沿理论、跨学科整合等问题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与专家进行平等对话;通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理论之间的“碰撞”,使教师产生共鸣。

②、同伴协作。教师的有效参与、协作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以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不同单位,开展学术沙龙、课题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实验课、示范课、汇报课的研讨,创设民主、坦诚、求真、严谨的研究氛围,构建人人得到发展的、完善的、优秀的教师群体。

③、反思交流。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写“开课一得”、“听课心得”、“我的教育故事”、“教学后记”、“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论文等等,及时反思教学行为,积累经验教训,既有利于促进自我思考,也有利于为他人提供素材。

3)名师工程的启动

 制定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书,把学校的常规工作和教师的个人发展志向有机结合,实现目标管理,促进有序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展示风采,在实际工作中锤炼自我。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教师成长的目标和阶梯,有的放失地培养。

二、学生发展目标保障措施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实现不留级制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达100%;各学科及格率达99%以上,优秀率低、中、高年级分别达80%60%40%以上;学生健康素质98%达到国家标准,优秀率达40%;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体育、艺术、劳科技和学科竞赛,并争创优异成绩。

2、重视学校艺体工作,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学校把美术、乒乓、篮球、国际象棋列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在师资、经费、时间上给予保证,逐步将特色项目向纵深推进,形成学校特色。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做好德育工作。

1)构建德育框架。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层层、人人抓德育工作的要求和任务,使学校德育工作时时、事事能体现。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利用晨会、班队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建立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2)营造德育氛围。学校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学校网站等宣传渠道,贴近小学生实际,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为。

3)拓展德育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德育与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功能,形成德育合力。

三、教科研目标保障措施

学校是教科研的主阵地,教师是开展教科研的主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教科研工作的中心,通过切实的科研工作,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教师成长的摇篮。

1、牢固确立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

2、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具体抓。切实加强以校为本的研究,以学科小组为单位,发挥好骨干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确保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继续抓好区级课题《小学课堂教学合理预设与科学生成的研究》。同时,做好课题的滚动发展工作,申报、立项新的课题。

四、课程开发目标保障措施

1、学校建立由校长室、教导处、骨干教师组成的联合开发小组,集思广益,自主开发;借鉴兄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开发;通过书店发行渠道,选择适合我校使用的资料、书籍,充实校本课程。

2、建立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发展之中。课程开发是一项新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将全力支持教师大胆尝试,对课程开发予以资金保障。

五、学校管理目标保障措施

1、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创设富有活力和人文关怀的管理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人,以机制激励人。

2、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一步完善学校议事规程,严格按照《芙蓉小学重大经济活动操作规程》来处理学校的经济事务。学校重大决策和管理制度的出台都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基建、设备添置、人事聘任、考核评先等重要事宜,均应按规定公示。

3、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逐步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帮助教职工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积极进取。

六、校园建设目标保障措施

1、确保后勤保障系统的高效运作。加强后勤制度建设,使校产管理、财物管理、生活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服务。学校财务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开展工作,管好学校经费,为学校领导在设备添置、职工福利等方面的决策做好参谋。

2、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共同做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不但要注重“美化、绿化、净化”,更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创建,打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

3、积极争取区教育局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筹措教育投入经费。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建造新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改造田径运动场,添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成省优质学校的创建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