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课改的道路上
——记芙蓉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为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切实实行“减负增效”,芙蓉小学于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开展综合活动示范课;二是进行活动研讨。
第一环节有刘亚华老师和汤夏芸老师给全体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刘老师和六(5)学生就带着我们一起走进了《草房子》。这是刘老师和她们班学生共读的一本书,通过前期的阅读,今天一起交流读书感受。这堂课上,教师、学生和作品的对话,桑桑、细马、杜小康、秃鹤等几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对自己成长的回味。在教师引导下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让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第二堂课是汤夏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告别校园不文明》,这与读书交流活动迥然不同。汤老师注重了三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找一找校园中的不文明,到提出《文明公约》,都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实施,如活动过程中的采访、拍摄、制作手工、编辑,乃至最后《文明公约》的诞生都是同学们群策群力的结果,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引路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三年级的孩子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文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第二环节,活动研讨。大家认为:刘老师的阅读汇报课是建立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中动脑、动手、动口,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芙蓉小学所飘的书香之味。而后,单雪莲老师还就自己在阅读方面的经验作了交流,让我们教师又一次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增强了“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意识。对于汤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家也都给予了好评:中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针对问题搜集材料并找出解决办法,有很大难度,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是颇有收获的,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让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找到了开展活动课的方法。紧接着,汤老师还传达了教育局教研室召开的综合实践活动会议精神,并提出我们下阶段的综合活动课题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意志,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治理洪水的最好办法就是开渠引流,教育亦如此,我们要让学生体会活动的过程,努力让他们参与我们的教学,在过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