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田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亚华
 

让历史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田

   ——记杨文娟名师工作室活动

虽临近期末,可芙蓉小学的品德教学氛围依然浓烈。今天,芙蓉小学又迎来了一次品德盛会。立志于品德研究的“杨文娟工作室”数十人和郑陆片品德课程教学志同道合者相聚芙蓉苑,共同探讨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

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环节:一、聆听徐君老师和陈丹君老师上研究课。二、由工作室成员万蕴慧老师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论》第三章节导读。三、评课及学术沙龙活动。

徐君和陈丹君两位老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两堂精彩的历史品德课,受到了同行高度的评价。徐君指导的《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其课堂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经过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细腻处理和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一段段触目惊心的历史走进了学生心灵的深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陈丹君老师指导的《筑起血肉长城》更是巧妙地用国歌串联起整篇文章内容,恰到好处地把它进行分割、重组加以运用,爱国情怀一次又一次地在心中激荡、涌动。课堂上,符合情境的音乐、老师慷慨激昂的语言,充分地唤醒了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了历史,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紧接着我们在万蕴慧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论》第三章节……教学生活化拓展。通过学习,我们对品德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

评课的过程,也是课题沙龙探讨的过程。工作室成员坦诚直率,纷纷从自己的研究子课题角度出发,对两节课谈了自己的感受、思考。尤其是杨校长的点评,独到又深入。点评之后,她又谈了三个方面的认识:一、历史题材的指向性在于使学生的心灵触动,在于唤起学生的情感,在于行为习惯的改善。二、资源不等于资料,整合不等于加法,有效不等于热闹。三、整合就是取舍,是突出重点,是穿针引线;有效是大多数学生有所得;资源是是一切为学生所用的。这精辟的观点给在座的老师许多启发。

活动一直延续到中午12点,可此时的每位成员似乎仍意犹未尽,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大家认真地记、拼命地学,不停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年轻的生命也在这浓浓的研讨氛围中迅速拔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