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卧薪尝胆
主备人 | 王凯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课型 | 讲读 | |
教学目标 | 凭借文本,通过想象还原历史故事,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卧薪尝胆”现在的含义 | |||||
教学重点、难点 | 凭借文本,通过想象还原历史故事,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卧薪尝胆”现在的含义 | |||||
教学准备 | 师:PPT 生:熟读课文。 | |||||
教学过程 | 备注或修改 | |||||
一、 导入课文,复习旧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课题的意思是? 2.课文中讲了哪两个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越王勾践 吴王夫差) 3.我们也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越王勾践,老师带来了一组与他相关的词语,谁来读好他们? 出示:兵败会稽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4.你能利用这些词语完成填空,复述课文吗? 出示: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 兵败会稽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吴国给吴王当三年奴仆,在这期间他 受尽屈辱 。回国以后,勾践天天 卧薪尝胆 ,时刻不忘 报仇雪恨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过终于 转弱为强 ,出奇兵 灭掉吴国 。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这一小节。 2.两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国家,它们为了发展,经常通过战争的方式从邻国夺取土地和人口。吴国和越国靠的很近,因此经常发生战争。夫差的父亲曾入侵越国,但被勾践打败了。夫差当上吴王之后,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再次攻打越国,一直打到了会稽。这一战的结果是——(生:越国打了败仗) (二)、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兵败会稽之后,越王勾践做了什么决定?(求和,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他去给吴王当奴仆是心甘情愿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万般无奈) 假如你就是勾践,老师给你想了一些办法,你听一听行不行?不行可以反驳,但要说出理由。 (1)越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不过就跑吧。 (2)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死也不能屈服,即使最后只剩一兵一卒我也要打。 (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住了性命,才有复国的希望啊! 小结:原来这是勾践以退为进的策略。出示:越王勾践……当奴仆。 吴王呢,他乐意让勾践来当奴仆吗?(愿意)从哪里看出来?(不听谋臣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那吴国的谋臣们同意吗?现在老师来当吴王,同学来当谋臣,你们想对我提出什么建议?由此可见,吴王夫差是个怎么样的人?(骄傲自大) (三)、学习第三小节: 1.于是,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当了吴王的奴仆。 (1)“奴仆”是怎样的一类人?(不仅仅是下人,要伺候主人,而且这类人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任人打骂,像牲口一样被赶来赶去。) (2)勾践原先的身份是?(国王)一国之王应该是怎样的?从国王到奴仆的身份的转变,对勾践来说,这就是一种屈辱(耻辱)。 2.自读第三小节,想一想勾践在夫差那里受到了什么样的屈辱呢? (1)穿上粗布衣(2)住进石头房(3)养马驾车(4)舂米推磨 3.你还知道勾践在吴王夫差那里还受到了哪些屈辱呢?……(出示:受尽了屈辱) 生讨论,交流,师相机指点。 图文补充: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践接近他,勾践只能尝夫差的粪便来治病,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 勾践原来是一国之君,在吴国却受到这样的耻辱。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勾践当奴仆前后的生活对比,完成句子 勾践夫妇 在越国穿的是 ,在吴国穿的是 ; 在越国住的是 ,在吴国住的是 ; 在越国吃的是 ,在吴国吃的是 ; 在越国享受着 ,在吴国却还要 。 4.师:这样的生活,即使一天都难以忍受,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生:整整三年!)这三年,勾践熬下来了,再大的屈辱,他忍下来了。他是“忍辱负重”。 (忍受的是——屈辱,担负的是——振兴国家的重任。)齐读第三小节。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师:三年过去了,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恢复了国王的身份,他又可以享受国王的生活了。他肯定会觉得一身轻松,又可以过回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啦! (生:不对,回国以后,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出示第四小节,齐读。 2.找一找,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是的,这就是勾践内心的目标,他要报仇雪恨。(板书:报仇雪恨) 3.这一小节中有句话向我们解释了“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1)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2)的确,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睡柴草、尝苦胆,这种日子好受吗?为什么勾践回国后要选择这种方式来生活呢?(生:他要报仇雪恨,怕自己贪图享乐,忘记耻辱) 师:那么,仅仅“卧薪尝胆”就能报仇雪恨了吗? 3.勾践回国后还做了哪些事情?亲自下田耕种、重用有能力的人,训练军队…… 补充: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 4.勾践这样做,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二十年。从这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勾践?(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坚持不懈,发愤图强) 5.现在你能说说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了吗? (五)学习第5小节。 勾践二十年的努力有没有为他带来成功?齐读第5小节。 三、体悟精神,总结提升 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吗? 2.你们觉得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卧薪尝胆吗?(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任然需要学习这种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持之以恒的精神)。 出示: 科学家为了发明创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体现了他们_________的精神。 运动员们风里来,雨里去,刻苦训练,从不偷懒,最后为国争光,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他们___________的精神。 同学们专心听讲,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最后取得了好成绩,这也是______的精神。 (引导学生填空: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过去了,勾践和他的国家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那段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也成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文字。但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却 流传了下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写了幅对联,用两个历史故事来激励自己,其中一个就是卧薪尝胆。老师今天把它带来了,我看那位同学记性好,能把它背下来。 出示: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四、作业布置 阅读《史记故事》,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历史故事。 | ||||||
教学板书 |
12.卧薪尝胆 勾践 坚持不懈 报仇雪恨(目标)
发奋图强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