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石浏

6.变色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搜集关于变色龙的材料。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浏览课文,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也是一本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课件)像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

2.(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体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感知

1.那么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呢?让我们打开课本3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去试着了解了解这位神奇的朋友(提示:画出不认识的较难理解的生字词,借助课文后的生字表或者同桌之间相互纠正)

2、学习生字词。(听着大家朗朗的读书声,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一定难不倒你。)

(1)词语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语,谁来读?(逐行出示,相机正音)

A.震惊  长筒状  腹部   介绍   香蕉叶色   棕色  距离  判断

(指名2人读)评价:你读得声音响亮\你读得字字正确。我们也像他们这样响亮、准确地读一读这几个词。(生齐读)

B. 端详  窥探  观望  注视

男生读,你们发现这四个词有什么特点?分别是怎样地看呢?

你能再说几个和“看”有关的词语吗?

C.一模一样   尽管    伺机    刹那间(观察这组词语,蓝色字都是?)

相机:一模一样(在表示模子的意思或模样的时候读mu)

尽管(还有什么时候读jin)

刹那间(找近义词,还有一个读音是?)

伺机(奶奶生病了,妈妈每天都去伺候她,读ci)

齐读多音字,用朗读表现意思。

D.绘声绘色  指手画脚    凶相毕露  迅雷不及掩耳   名副其实

(指名2人读;齐读)这5个词都是成语,要想理解它们的意思,就要先把关键字的意思弄清楚。(出示选项,理解“绘”“副”“毕”的意思)

让学生说说成语的意思。(用“绘声绘色”造句)

一齐用朗读表现成语意思。

大声地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2)课文

同学们,读准了这些词语的音,理解了它们的意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

对于变色龙的名副其实,课文哪几小节有针对性地介绍。我们来读读这些段落。(希望同学们都愿意尝试,在尝试中取得进步,从而获得成功。)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导分段。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表达有序。(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表达顺序把课文分成三大段。(板书:发现  端详  放回)

交流板书。

2.从篇幅上看,“端详变色龙”这部分写得最为详细,请你读读课文9-15小节,看看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怎样分层?

3. 生读,交流: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1)其实在这一部分,有两句提示性的句子,它们既提示了这部分所写的内容,又能方便地帮助我们分层,你找到了吗?

(2)(出示)师述:这是两句过渡句,第9节承上启下过渡,第13节直接引起下文。

(3)分层并板书:

( 9 ) 外形

(10—12)捕食

(13—15)变色

4.概括内容。

现在你能根据板书的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

四、细读第一部分

1、这次发现变色龙是很偶然的,快速浏览课文第1-8自然段,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隐蔽性)

2.变色龙不易被发现,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出示:

A. 大家在绿叶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B.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3.是啊!变色龙隐藏得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

4.合作读课文1-8节, 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尝试着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五、总结

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就好好地端详了起来,最后又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变色龙的更多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发现         

  (1——8) 外形( 9 )

变色龙    端详    捕食(10—12)

   (9—15) 变色(13—15)

放回      

(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