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思维素养 践行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明耀

——常州经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芙蓉小学举行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探索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元化、多维度的互动策略,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2024年11月19日,常州经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芙蓉小学举行。区发展中心教研员裘高飞和区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高丽娟全程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戴丽琼老师教研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戴老师巧妙地运用常州童谣拉近了学生与常州的情感距离。通过“小小眼睛看家乡”、“小小嘴巴说家乡”等趣味环节,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家乡的热情。在课堂上,戴老师引领孩子们一同领略了常州这座文明古城的历史魅力和现代科技。通过学说方言、担任小导游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随后,戴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着眼思维品质提升,知行合一建构高效课堂》的精彩讲座。讲座围绕“关联学生真实生活,实施情景化教学”、“关照学科核心素养,灵活创新教学方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剖析。戴老师提倡以支持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改进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为学生的学习成效、自我反思及信息整合提供明确方向。

经开区各位道德与法治的骨干老师对戴老师的大胆尝试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同时,老师们也建议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

区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高丽娟副校长在肯定戴老师的同时,也指出德法老师一定要大胆创设情境让学生勇于发言表达,特别强调基于模块教学的大情境构建对于课堂完整性的重要意义。也细节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将语言板块更聚焦一些,确保课堂的最终成果能够在学生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区发展中心教研员裘高飞则在肯定课堂育人导向与模块教学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应深入挖掘课程的价值导向。他建议通过小组讨论、思辨性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让道德与法治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

此次经开区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道德与法治教学技能的精彩交流与展示,也是芙蓉小学市前瞻性项目的一次展示。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芙蓉小学供稿  撰稿:徐倩  摄影:潘忱俪  一审:潘忱俪  二审:冯凯  三审:王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