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签到表 (第 16次活动)
主题 | 提质增效 聚焦常态课 | ||||
内容 | 用数对确定位置 | 主讲人 | 陈艳 | ||
时间 | 2024.6.18 | 地点 | 四(3) | ||
序号 | 姓名 | 到场签名 | 备注 | ||
1 | 叶婷 |
| |||
2 | 孙小婷 |
| |||
3 | 陈艳 |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备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时收齐所有资料。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主 题 | 提质增效 聚焦常态课 | ||
内 容 | 用数对确定位置 | 主讲人 | 陈艳 |
时 间 | 2024.6.18 | 地 点 | 四(3) |
参 加 人 员 | 陈艳、叶婷、孙小婷 | ||
活 动 过 程 | 一、旧知导入 1.师:同学们,上上周学校召开了四年级家长会,规定每位家长必须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瞧,这是小军的座位,如果你是小军,你打算怎样跟爸爸妈妈介绍你在教室的位置呢? 课件出示一横排的学生。(从左往右数第4个,从右往左数第3个) 2.现在呢?(从前往后数第3个) 3、小军在教室的实际位置是这样的,继续出示例1情境图:根据学习经验,现在请你说说小军坐在什么位置? 4、师:咦,现在描述小军位置的方法和刚刚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师:是啊,无论是一横排还是一竖排,只要是表示一条线上的位置,用一个数就能描述小军的位置。像现在这样这样既有横排又有竖排,显然必须借助两个数才能清晰地表达。 4.问题来了:小军在教室里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同学们在描述时却出现了不同的说法? 小结:由于大家看位置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的位置时,得到了不同的说法。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我们能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方便我们准确、快捷地找到位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根据情境图理解列与行 师:要想准确地描述小军的位置,我们数学上有一些统一的规定,接下来请同学们进入第一个自主学习环节,先听一听自主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1:加油吧,孩子们。 (1)读一读:轻声阅读,了解数学上统一的一些方法。 (2)想一想:根据这些统一的规定,小军的位置在哪儿? (3)说一说:同桌说说小军的位置。 要求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交流:描述位置究竟有哪些规定呢?谁来自告奋勇的介绍一下。 3、像这样的一竖排叫做列(板书:列),一横排叫做行(板书: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向右数的依次数,第1列、第2列……(板书: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向后数。 指出:习惯上我们先说列后说行,(板书:从前向后数)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那你能用列和行的知识介绍一下小军的位置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第4列第3行 5、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小红和小青的位置吗? 生:小红在第2列第4行 小青在第6列第5行 6、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假如要把这些位置快速记录下来,除了像这样的文字表达外还有没有更简洁快速的方法呢?请把你的想法记录在小纸片上,好了坐正。 学生活动,(预设:43,4.3, 4,3。4-3。列4行3。) 7、收集展示交流建构:老师收集了4位同学的记录方法,比较一下,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有4和3这两个数字。 8、师:看来4和3这两个数字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方法都挺简洁的,谁来点评一下谁的方法更合理一些? 师: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某某同学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特别接近, 师板书(4,3) 师:像这样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中间用逗号隔开,最后加上小括号表示位置的方法(4,3)叫做数对(板书:数对),我们读作直接读作四、三或数对四、三。跟着老师读一遍。4表示什么意思?3呢? 完整描述:所以小军的位置可以说成第()列第()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多指明一些学生照样子说一说。 9、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本领,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用___确定位置) 10、练一练 过度:为了更清楚的反映出每个同学的座位,我们可以用圆圈图代替座位图。 师:其他同学的位置可以用那些数对表示呢?你能独立完成吗?拿出学习单,加油吧,孩子们。 (1)数对(2,2)表示第几列第几行?你能说说这两个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2)数对(6,5)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3)小刚在第5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 ( ,) 。 (4)小明在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 ,) 。 比较数对(4,3)和(3,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是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就不同,平面图上的位置与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数对只能对应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只能对应一个数对。(板书:一一对应) 三、巩固练习中应用数对 1、师:刚刚我们研究的是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其实你们现在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在教室里,第一列在哪呢? 师:谁愿意以观察者的视角来确定列和行,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大家确定一下。哪里是第1列?哪里是第一行? 明确之后,进入第二个自主学习环节, 请听四人小组活动要求: 记一记:用数对记录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比一比:比较组内表示四个人位置的数对。(前后同学比比,同桌之间比比)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刚刚让你们比较了组内四个人的数对,有什么发现吗? 同一列位置的数对中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 同一列位置的数对中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 还有其他同学跟他们是同一列的吗?同一行的还有哪些人? 2、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下面我们做个小小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报一个数对,就请相应数对位置的同学起立,其他同学做判断,准备好了吗? (?,3)(5,?) 2、想一想、做一做 过度:游戏结束,继续迎接挑战。 ①小华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小明的位置在小华的正前方,小明的位置是( , )。 ②四(1)班的学生的座位设了8列,每列人数相同,第8列最后一名学生的位置是(8,6),四(1)班共有学生( )名。 四、拓展延伸 1.过渡语:同学们,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用处可大了,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举出生活中跟确定位置相关的例子吗?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位置,一起来看一看。电影票、火车票、国际象棋、五子棋、excel表格。 这些确定平面位置的方法与数对相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小结:生活里描述位置的方式是各式各样的。但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位置。真好,同学们透过表面的丰富看到了它们共同的本质,都是需要借助列和行两个数据来描述位置。 2. 回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一条线的位置到一个平面上的位置,从疑惑矛盾到标准统一,从生活情境到抽象圆圈又回到生活情境,去发现共同的本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3. 关于数对还有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同学们继续去探索未来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吧。 五、作业设计 自主学习3,超越吧,孩子们。 神奇的文字墙 1、师: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不过它藏在这面神奇的文字墙里,只要你根据这些数对找出相对应的文字,就知道谜底是什么了? 追问:找到谜底了吗,期待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问题。 齐读:学好数学,其乐无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