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主题沙龙研讨:“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缪小燕

梁伊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课程新理念。其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成为落实英语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课标还提出,在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当中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语篇教学要以理解内容与主题为优先原则,让学生在语篇理解中观察、理解、思考,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聚焦“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沈艳:我所执教的这节四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主要学习讨论如何询问物品的价格以及应答,这一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数字和物品,并且通过爱心义卖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提升学习能力和语用能力。老师创设情境charity sale,语篇内容情节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PPT思维导图)在导入环节,导入话题相关歌曲how much,激活新知。歌曲结束后,通过quick response小游戏复习数字1-19并新授关于二十几的数字。然后通过猜测帽子的价格引入课题How much。接着通过Where did I buy the cap?这一问题引出本课的主线——Charity sale。然后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爱心义卖的概念及意义。接着,让学生观察爱心义卖的图片,说一说如何来举办爱心义卖活动,引出Who to sell or buy,what to sell以及how to sell or buy三个子主题。

While-reading环节,首先让学生直接观察课文图片,解决Who to sell or buy的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取信息的能力。然后进入what to sell环节,通过联系已学单词,划分音节的方式新授本课的重点词汇,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接着让学生观看故事卡通,初步感知对话,找一找Liu Tao, Yang Ling和Mike分别想要什么。接着进入how to sell or buy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物品对应的价格。并在此过程中新授重点句型How much is it?和How much are they?及其回答。在整体理解对话之后,让学生关注对话细节,带着具体问题再读图1~3,找一找卖家、买家还说了什么呢?在学习理解对话之后,进入应用实践环节,首先进行模仿跟读,然后学生分小组练习,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或表演课文。

在综合输出环节,学生四人一组,组长是卖家,负责给义卖物品定价,其余三人为顾客,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开展校园义卖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了整体文本和基本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如何用英语进行买和卖,促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张燕: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四年级这节课,其实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特别是三四年级,总觉得学生语言积累不够,无法用英语进行思维,因此我们往往聚焦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导致学生语言学习碎片化、思维训练浅表化。

顾晓萱:在本堂课中陷入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存在不够深入,不够真实,不够自主等问题,学生的思维是一直跟在老师的引导之后的。不能做到在一个自主探究的环境下,实现对阅读思维能力的渐进式提升。因此我们还应该关注课堂的”,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做到张弛有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深度学习的能力

周燕芬: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本课的教学设计偏向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歌曲引入视频介绍导入课堂教学,先进行单词的教书,再进行课文语篇的教学在导入环节比较花费时间

周燕芬:并且从导入环节就出现学生参与率并不理想,思维不够活跃。仔细分析一下,我觉得主要还是这几个原因:1.问题设置过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2.导入环节过于复杂,没有梯度。3.没有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低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因此在进入主题阅读的时候还需适当降低难度,化繁为简,以激趣为主。

庄雅淇:是的。在第二次磨课中,我们改变了之前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最初的考虑是想让学生们通过数字可以表达哪些类型的东西,比如说时间数量或者年龄等等引入价格这个概念。但在磨课过程当中,发现学生很难用英语表达这一问题,因此最后选择直接通过一个价格标签的展示,导入到课文的how much主题。简洁明了以防学生进行陷入误区并且避免了课堂上的冷场情况出现最后的效果也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缪小燕:接着在while-reading这一板块中,我们应该从学习目标的设定进行优化,从Task的设定来看,这节课的目标就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但本节课没有体现层次递进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这几个Task的设置并没有发挥出作用,没有引起学生的关注。我觉得可以将学习目标定为Know about Charity Sale; Simulate charity sale和Have a charity sale.这样三个目标,从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到语篇的朗读表演,再到真实情境的语言运用,就能体现这节课整体思维的层次性、递进性,而且能让每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张燕:你的说法,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在第一次磨课中,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导”的比例过重,学生“学”的痕迹浅显。虽然“评价”伴随着整个的教学活动,但感觉学生是盲目地做一个又一个小活动,不但整体活动效益低下,也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将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提炼,直指核心任务,在完成教学内容学习的同时完成相应的教学评价,切实提升教学效益。所以在设计该语篇板块时,力求活动少而精,确保全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活动。

梁伊丽: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视域下,我们应该使阅读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设计和创新教学活动,从而在综合分析学情和教学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使制订的阅读教学目标能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课程知识,逐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庄雅淇: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第2版的教学设计,首先由于导入环节过长,视频较多,我们选择了简化导入流程,选用了一首欢快的数字歌曲进行导入,与接下来的游戏进行连接,迅速过渡到课文内容。同时考虑到问题难易程度的层次性,我们删去了Where can we use numbers这一个话题的讨论,直接通过价格标签进入how to ask about price,引入单元课题。另外考虑到本课最终环节是让学生在实践输出环节进行义卖活动的展示,我们构建了义卖本单元的主题情境。通过这一主题作为背景串联起整个课堂环节的设置。先通过我们学校举办过的跳蚤市场等活动唤醒学生的生活实践,介绍什么是义卖,然后列出本课的4个目标。 Know the things for charity, know the price of things, to be a polite sellar and read story time fluently, 这样可以使整堂课的结构合理,过程清晰,同时考虑到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中的落地实施,我们还将义卖活动设置得更加生活化,让学生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作为义卖活动购买的货币使用。第一个任务是了解文本内容当中义卖的物品,并进行单词的新授和课文大意的感知。 Task two是了解物品的价格,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每一个物品对应的价格以及如何得出最后的总价。并学会如何询问物品的价格,总结本课的关键句型。 To be a polite sellar是为了让学生在文本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思考更多的售货员可以说的句子,为下一步的义卖、模拟和展示进行铺垫。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们总结整体的文章,进行跟读和朗读。最后进行义卖活动的展示,利用每个环节当中得到的积分券作为货币进行义卖活动。经过以上调整,整节课的脉络感觉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但从试上的过程来看,还有不少需要磨合和调整的地方,想要听听各位老师的优化建议。

莫玉娟:我觉得缪老师和张老师的想法非常的好。我们可以把这三个Task重新来任务设置。这样可以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如task1可以分成三个环节:Know about Charity Sale,Know the things for charity.知道义卖的物品。Know the price of things.知道物品的价格。To be a polite seller.成为有礼貌的售货员。

顾晓萱 :我也觉得Know about Charity Sale可以作为语言知识点学习环节,可以通过“看”文本图片了解Su Hai他们在举办CharitySale,就直接让学生观察图片,看她们都准备了一些什么义卖物品,可以用They have...句型来表达。

缪小燕:对的,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看图片预测文本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紧接着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检查孩子们的观察和猜测结果,分析对的孩子也会很有成就感。

许佳宁:在学习物品价格的时候,也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平时一双鞋、一把伞要多少钱?再来听一听Su Hai她们的义卖价格是多少?然后进行对比,再出示文中only一词,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这个词的含义,这里就能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顾晓萱:这里还可以增加两个文化小贴士:1.义卖物品可以丰富多样。2.义卖物品的价格制定要合适。3.义卖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变废为宝、传递爱心。

莫玉娟:而且学习物品价格这里的教学顺序要略作调整,为了承上启下完美过渡,我们可以说They want to buy these things. How do they ask about the price?然后开始 Read and find, Look and compare,学会单复数的询问价格方式,我们来聊一聊生活中一双鞋一把雨伞的价格,听一听义卖的价格。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在完整的对话语境中展开,而不是单一的价格表达和单一的问句跟读学习。

许佳宁:然后是To be a polite seller环节,这里的过渡也是跟着Task走的,其实没有前后衔接。我觉得可以这样过渡:爱心义卖,我们除了要准备丰富的物品、制定合适的价格,还要准备什么或者主要什么?然后带着这个问题来跟读课文,引导同学们去关注除了物品和价格以外,文本中还涉及到的语句: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Hi. Here you are.这里就培养了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概括能力。然后再来Think and say丰富售货员可说的礼貌用语。

梁伊丽: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整个task1的呈现已经结束。接下来task2Simulate charity sale环节了。

缪小燕:既然学生已经知道怎么跟顾客沟通了,那就让学生来模拟一下,老师扮演Liu Tao来买东西,让学生来现场模拟。示范完第一幅图,让学生从三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副,进行模拟,温馨提示,在文本的基础上补充合适的礼貌用语,使对话变得更完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最后一个环节Our Charity sale也就是task3 Have a charity sale。先来说一说同学们都准备了哪些义卖物品?以小组为单位,一人为seller,介绍一下We have...It’s/They’re ...yuan.展示给大家看我们的准备工作很充分。然后分区域开展义卖,模仿真实的义卖场景,走起来,说起来。这样交流情境更真实,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张燕:经过几次磨课下来,本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多次调整、优化。最终,从“教·学·评”的主体、方式、呈现三方面着眼,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篇教学路径。通过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力求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发展做到有机融合。

梁伊丽:在我们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之中,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评价结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培养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