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分析表
教学内容:4A Unit7 How much 执教老师:庄雅淇/沈艳 上课日期:2023-10-27
研究问题 | 选择内容 | 改进想法 | 实施效果 | 育人价值 |
如何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开放式导入 | 第一次:(10月 11日小组课) 选取与主题how much有关的chant作为热身歌曲,然后通过数字的复习与教学,引入课题how much以及charity sale这一概念。 | 这首chant比较平淡,没有起到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导入过于复杂,而且设计的问题远超于四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回答不上来。 | 通过歌曲、视频激活背景知识,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 |
第二次:(10月18日小组课) 保留歌曲和数字快速反应游戏,然后通过Where can we use numbers?这个问题引入price这一概念,接着导入课题how much。 | 引入本课主题how much还是有点复杂,对于Where can we use numbers?这个问题,学生无法清晰地提炼出age, time, quantity这样的词汇。 | |||
第三次:(10月27日大组课) 通过数字歌曲以及quick response的游戏复习数字直接引出How much这一课题, | 在跟唱歌曲的时候,由于没有操练,学生的手部动作不太能跟得上,效果并不理想。 | |||
核心问题推进 | 第一次:(10月11日小组课) 1、语篇的处理主要围绕who to sell or buy, what to sell和how to sell or buy展开,从文本中的义卖情节进一步探讨现实生活中的义卖,开展我们的校园义卖活动。但是活动设计得比较零散,也缺乏情境性和层次性。 2、在新授本课重点句型时,教师“导”的比重过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思维也得不到发展。 |
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词、句阶段。 |
通过Know about the things环节,让学生了解到义卖到物品可以丰富多样,在Know about the price环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物品的价格,让学生了解义卖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变废为宝,传递爱心,所以要合理定价。通过to be a polite seller环节让学生学会礼貌用语。通过这样的读中教学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对主题意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拓展,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
第二次:(10月18日小组课) 1、语篇的处理主要围绕四大板块的任务展开:know about the things for charity,know about the price of the things,to be a polite seller以及read story time fluently。know about the things for charity围绕跟义卖物品有关的单词展开教学,know about the price of the things和to be a polite seller围绕跟义卖有关的句型展开教学,read story time fluently则是从语篇出发。在逐步解决完what、how、why四个维度的问题后,回到故事的起始点,开展我们的校园义卖活动,把课文的词句内化为生活中交流的工具。 2、句型的新授主要通过Read and find, Look and compare这两个活动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how much is it?和how much are they?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进而归纳出语法规则。 3、在每一个主环节之后都设置了一个ticking time的环节,以形成性评价伴随活动推进,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和学习经历。 4、个别问题设计缺乏张力,答案指向性明确,灵活性较差,问题设计停留于显性知识的捕捉与理解,忽略了学生思维培养。例如,针对问题What can the twins prepare?设计的教学活动是Find and say,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了教师给定的图片内。 |
学生基本能说出两个句型的区别,他们对于单复数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构新的知识就是一个思考和学习并进的过程。
每完成一项任务,学生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学生的兴趣比较浓郁。
学生都能在图片中找到并说出义卖物品,但是思维没有被打开。 | |||
第三次:(10月27日大组课) 1、语篇的处理主要围绕四大板块的任务展开。 2、将find and say 改成Brainstorm, 教师呈现了clothes,school things和toys这三个语言图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归入这三个语言图式。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回忆自己所学过的英文单词,通过互相补充的方式激活并丰富了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后面的阅读做了铺垫。 |
学生能说出这三个方面的词汇,但是思维也被clothes,school things和toys这三个语言图式限制了。
| |||
综合输出 | 第一次:(10月11 日小组课) 四人一组,组长是卖家,其余三人为顾客,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进行义卖。 | 学生对于义卖的重点句型的使用还是不够熟练。 | 指导学生将观念转化为行动,开展我们的校园义卖,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育人目标得以落地。 | |
第二次:(10月18日小组课) 小组内分配角色,进行义卖。 | 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打开,语言输出基本上都是教材中的词句,不够丰富。 | |||
第三次:(10月27日大组课) 小组内分配角色,进行义卖。 | 义卖的情境还是不够真实,学生的语言输出还是不够丰富。真实情境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内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