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磨砺奋进,芙蓉小学再访杰出校友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锋

2017916,芙蓉小学刘亚华副校长一行根据“百年和美”校庆计划,再次拜访芙蓉小学杰出校友,并诚挚地送上邀请函,期待1028欢聚一堂。

           张建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现居镇江的张建华校友任中石化华东局第六普查勘探队副指挥、党委书记。1975年离开家乡,几十年里辗转唐山、宁夏、陕北等地,进行地质勘探的野外作业。

高大、健谈、热情的他说到母校和老师时,充满了回忆的快乐。记忆中母校灰色的屋檐、方方正正的教室都留下了寓学于乐的幸福,学校旁宽宽的塘河更有着捉鱼摸虾的乐趣;记忆中的老师苦口婆心,没有他们的辛苦劳动,就没有自己的进步。广阔的天地,多年的闯荡,不仅让张建华校友养成了体谅、宽容的个性,对人生的认识也更深。他欣慰于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遗憾自己小学时代正处在文化大革命阶段,学得还不够扎实。“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竞争压力倍增的明天,希望孩子们一定要温故而知新,学好文化,提高素养,在芙小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幸福成长。

             赵仲林:用学习改变自己

现居常州的仲林校友已是84岁的高龄,然面目清俊,精神矍铄。百年来,他是抗战胜利后第一届毕业生,也是芙蓉这块土地上第一个走出小村庄,考上省常中的校友。

他说,小学虽然只上了两年半,却是人生的机遇与转折点。他碰到了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沈文斌老师。他和当时济南大学毕业的地下工作者沈老师结下了不解之谊:当学生的师生情谊,给老师当小交通员的革命情谊,给老师送酒的父子情谊。父亲般的沈老师带领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更明确指出人生的道路——用学习改变自己。

正是“学习”两字烙印在心中,三十而立的他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为的就是不想被苏联专家看不起。书本给予了他知识与能量,生活给予了他智慧和坚韧。作为地矿工作者,野外作业是家常便饭,危险也是不言而喻,四次死里逃生,被同事誉为“赵公元帅”;借调新疆军区期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千里边防线;被关牛棚281天,依旧宁死不屈……

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仲林校友深深地感谢他的启蒙老师,感谢学风蔚然的母校。值此百年校庆之际,他深情地说:“一百年来,母校输送了大批人才,这里有老师的心血。希望母校的老师继承传统,发扬精神,教育好下一代,为强国强军服务,为14亿人民服务。没有国,就没有家,祝福下一代茁壮成长!”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莘莘学子,永远是母校最深情的期盼。

      (芙蓉小学供稿 撰稿:周见宇 摄影:周见宇 审核:刘亚华)

 

0.JPG

 

2.JPG

 

1.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