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主 题 | 落实课标促改革 以习定教提课改 | ||
内 容 | 《伯牙鼓琴》磨课 | 主讲人 | 高添怡 |
时 间 | 2023.11.28 | 地 点 | 六1班 |
参 加 人 员 | 刘丽萍、刘亚华、岳晓春、林燕、高添怡 | ||
活 动 过 程 | 首先,高添怡老师进行说课,说一说整体的上课思路。 高添怡:相比较于上一次磨课做的一些改整。这次为了使整个流程的板块更加清晰,设置了学习任务,层层推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任务一(知人):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注释,理解文中字、词、句的意思。3、找一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 任务二: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用横线画出伯牙弹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钟子期听琴的句子。2、想象琴音,感受画面。 任务三:体会琴音,伯牙的琴音中还会有哪些景物? 朗读方式有生自读、师范读、同桌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美美地读、站起来读等;再一个是品味艺术,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情,主要通过古琴曲、学生想象画面,情景创设去达成这个目标。 刘丽萍:在介绍伯牙的那个环节,可以提前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讲。 刘亚华:这节课高老师依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以读为本,不仅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读”得有层次,有梯度: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纠正重点字的读音,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韵味;再读课文——读准节奏,高老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感受古文的节奏美;三读课文——了解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故事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四读课文——读出情谊,读出文化,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朗读中,领悟到水到渠成的阅读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岳晓春:高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补白、课外延伸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值得一提的是,高老师在关注读文本的同时,更关注对学生的审美体验。如在课堂中多次引用课外古诗、明代话本,让学生领会中华诗词之美,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整个教学设计从课内到课外,步步相生,丝丝入扣,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
备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时收齐所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