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小学子鹰击长空,见证母校百年和美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锋

题记:

从律师到法官,只为实现正义的梦想;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不忘初心实践正义;从审判长到法律总监,向着诗和远方前行……

借百年校庆之东风,99细雨蒙蒙,芙蓉小学刘亚华副校长一行驱车前往苏州,拜访芙小杰出校友——刘晓夏。刘晓夏是芙蓉小学92届毕业生,1998年武进市高考文科状元,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因为快乐,所以喜欢

初见这位美丽知性的校友,刘亚华副校长一行就被其真诚与热忱所吸引。谈起小学生涯对人生的影响,刘晓夏校友认为,最开心的是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回忆。小学生涯培养了她旺盛的求知欲,学会了自己去寻找答案。从小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她对以后的任何事情都感到是很有意思的,一路走来,始终保持积极与热情。谈起小学生活,她一脸温暖。

一周7本书,风雨无阻

忆起母校的人与事,她深情地说,最忘不了的有三件:学校池塘边的大柳树、阁楼上的图书馆和“启蒙”的老师。

她在小学里遇到了多位好老师 ,不管是春风化雨的英老师,还是减负高效的华老师,她们启发了她自己去寻找答案,使她树立了“学习为自己”的信念。在老师温柔的目光里,她长成了美丽的模样。

时光荏苒了所有。教过她的老师早已经退休,记忆里的小池塘、大柳树、矮阁楼也已经没有,但学校的一草一木记忆了芙小学子快乐的成长——树荫里琅琅的书声,树丛间欢喜的追逐,图书馆里流连的身影。 良好的校园环境、读书氛围浓郁了刘晓夏生活的色彩,滋养了心灵的土壤。。

1992年前的芙小图书馆藏书量与现在相比是极其贫瘠的,但是阁楼的图书馆在刘晓夏的心中却有“坐拥书城”之感。她谈到,小学毕业时她已经借完了图书馆中所有的书。当时学校规定每位同学每周只能借2本书,但是她的酷爱与痴迷让老师破格同意她每周借7本书,获得了一大笔精神财富。这浓郁的兴趣、海量的阅读和坚持的韧劲,诠释了“知识”与“智慧”的转化,印证了“厚积”与“薄发”的关系。1998年她成为武进市高考状元。

书中有智,学能生慧。工作后,刘晓夏在政法领域取得累累硕果,获得了作为一名法官所有的荣誉。“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苏州市优秀法官”“十佳政法工作者”等几十个荣誉称号,奖章、奖牌、奖杯、证书,大大小小,摞起来一大叠。然而, 最令人折服的是,她始终不骄不躁,平淡如菊。

认识自己,砥砺前行

十年前,刘晓夏抛弃了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工作,进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工作 ,她以不平凡的业绩走着一位女法官的平凡之路,为的是实现维护正义的梦想。而今,她又朝着诗和远方前行……

她希望学弟学妹在以后的人生中必须要做两件事:一件是终身学习。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学习的起步。踏上工作岗位后,学习才真正地开始。第二,不断地反省与认识自己。今年7月,她离开了法院,不仅为的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更是渴望用全新的领域挑战生活,挑战自己。因为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惟不负初心,砥砺前行。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位曾经的女法官深深启迪着芙小一千多名莘莘学子。最后,刘亚华副校长送上“百年和美”校庆邀请函,欢迎芙小的学子们常回母校看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9月,芙小依然绿肥红瘦,10月,感恩伴着和美同行。

(芙蓉小学供稿 撰稿:周见宇 摄影:刘亚华 审核:刘亚华)

 

5.jpg

 

6.jpg

 

7.jpg

 

3.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