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聚焦一个核心——主题,然后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贯穿教学始末、与生活相通的主题语境。第七单元Story time板块呈现的是校园义卖活动,Su Hai和Su Yang在卖鞋子、袜子、扇子和雨伞,Liu Tao、Yang Ling和Mike先后买走了这些物品,从而引出How much is it/are they?及其回答It’s/They’re ... yuan等语言知识。语篇旨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询问价格和合理购物,同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因此,我将本课的主题确定为“charity sale”。从复习数字引入价格这一概念,再由价格引入提问价格的方式how much, 然后从how much的意义和用途方面入手,导入义卖,语篇的理解主要从了解义卖的物品,了解义卖的价格以及如何成为礼貌的售货员入手。
在确定主题、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后,教师应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有效性,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指向相应的教学目标,让评价任务和教学效果有据可依、有法可测。第一版的教学设计主线不够明晰,活动设计得比较零散,缺乏情境性和层次性。修改之后,本课以charity sale为主线,主要创设了三大板块的任务:知道义卖的物品、知道义卖的价格以及成为有礼貌的售货员。首先,知道义卖的物品围绕跟义卖有关的单词展开教学,新授本课的重点单词shoes,socks以及umbrella。然后,知道义卖的物品围绕跟义卖有关的句型展开教学,新授句型how much is it? It’s.../how much are they? They’re...在第一版教学设计中,“导”的比重过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修改之后,句型的新授主要通过Read and find, Look and compare这两个活动进行,学生先找出提问价格的句型,然后再比较这两个句型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归纳规律,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大化。最后,如何成为有礼貌的售货员围绕主题语境,将焦点从Miss Li and her students转移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意义进行探究,开展我们的校园义卖活动。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伴随活动推进,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和学习经历,有层次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第一版的作业设计比较单一,主要围绕听读背课文,修改之后,增设了选做作业,画一画义卖物品类单词卡以及绘本阅读《I can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