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忱俪

3次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落实课标促课改 以习定教提课效

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讲人

潘忱俪

时间

10.12

地点

2

全体语文老师

一、课堂教学

潘忱俪老师在四2班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理论学习

潘忱俪: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现象。为了克服当前阅读教学教师繁琐讲解分析,繁复提问解答现象,我们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组,就是想探索如何让教师精讲,把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对阅读课的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要放在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关注效果上。管建刚老师的“习课堂”理念是我们课题组的核心灵魂。学生有练习时间的保证,教师有管理组织的细节,课堂有可视化教学。

 

周见宇:“习课堂”的时间管理、常规管理、细节管理、内容管理等值得我们学习,如何让四十分钟不虚度、不枯燥值得我们深思。任务太多,贪多不烂;任                                                                                                                                                       务太少,缺乏挑战,也就逼着老师们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任务单。学生课堂智慧的火花是在合作讨论中产生的,教师教学设计等火花也应该是在合作讨论中产生的,有利于自身发展。好几年前听过习课堂,印象最深等就是重点突出,不花里胡哨

 

陈城:“习课堂”是超级忙碌的课堂,指名回答变成全体学生自由讲;指名回答变成全体学生在纸上用笔答习题。每个孩子都得在讲时动嘴,在习时动脑、动笔,直面知识,课堂上没有一分钟让他们闲下来走神。每一次讲、每一次习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看着计时器上的时间不断减少,每个孩子都有种紧迫感,争分夺秒地讲写。而每一次抢在时间结束之前完成任务,孩子便会有收获、有成就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王小娟:观摩“习课堂”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室电子屏幕上的倒计时表。上课过程中,倒计时表上的时间逐渐减少,你会感到“习课堂”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在“习课堂”里,呈现出一个个独立又相关联的时间版块,把一堂课的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都非常明确,没有哪个环节是可以忽略的,从头至尾十分饱满。

 

徐慧:“习课堂”的教学法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模式,变为“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带着疑问和难点进入课堂,更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课堂上以练习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部分作业在课上完成,很大程度减轻学生负担。

 

顾思念:在“习课堂”上,也为老师设置了独特的教学手势。例如,当指导学生朗诵文章的时候,老师手的高度是有变化的,当老师手势抬高,学生的声音随之变高;老师手势降低,学生的声音也跟着降低。随着老师手势的变化,学生朗读的声音抑扬顿挫。学生一边朗诵文章,一边注意老师的手势,这样的读书就必然专心、专注。不仅老师有手势,学生也有手势。对于低年级学生和老师来说特别有用。

 

戴丽琼:“习课堂”具有任务驱动、时间驱动、个别辅导、重视激励、即学即记、即学即用、精准讲授等七个基本特征。核心就是删繁就简,回归语文教学最初的质朴状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读、背、写,即简洁的课堂结构“读+++习”四个环节。如何上好“习课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莫金霞:习课堂以其特有的管理方式受到了多方关注,时间管理、常规管理、细节管理、内容管理等都有值得语文老师借鉴的地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处于强烈要求表现自己的时候,因此,课堂上的表扬必不可少。“印章”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课堂上积极发言的课堂氛围就会逐渐形成。对于语文教学,任务单的介入也很重要。如何让任务单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我们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研究。

 

周丽萍:“习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把“课堂”转换成“学堂”,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让学生不仅是身体动起来,更是思维动起来。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的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都得到保障。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习课堂”使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值得我们学习。

 

单银娥:我有幸观摩过习课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对课堂的管理非常高效,每个环节都分秒必争,把学生置于高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中。投射到自己的课堂上,我们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因为各种原因拖拉,呈现不了高效的课堂,所以我觉得使用好倒计时这个工具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把控好时间。其次,印章的使用也值得借鉴,尤其是低年级,一个大大的表扬印章,会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有利于我们教师课堂气氛的活跃。

 

张怡:习课堂关注学生的“习”,讲练结合,关注教学时间的管理,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同时,教师也可以用合适的评价语和印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陈丹君“:习课堂”的时间管理、常规管理、细节   管理、内容管理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何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习   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样板。“习课堂”在时间管理上最值得我们学 习的一点就是把40分钟化整为零,分成七八个小时段,把每个任务精确化,这样就不会出现拖课的现象。课堂上的口令、手势、印章等管理,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一种井然的秩序。

 

刘云洁: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转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转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转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那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继续探索。

 

陈晓珊:课堂十分关注“管理”,时间的管理,课堂的管理。习课堂的第六讲给出了一个效率公式: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一个人的工作总量/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课堂效率=课堂学习任务总量/课堂时间。一堂课的课堂效率,不看个别学生而是全班学生。为此,我认为习课堂也要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课堂效率。

 

刘亚华:舍得,其禅意为一种超然的状态。舍得于生活中,是一种境界;舍得于我们的教学中,是一种大气和大智慧。很久以来,我们语文老师总是面面俱到,什么都舍不得,因为舍不得,反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长久以来处于“少、差、慢、废”的状态。所以,习课堂真正地在尝试语文课堂的变革,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动笔,而不是一不小心就游离于课堂之外。管老师说得好:课堂的效益问题归根到底是课堂的管理问题。是的,学习此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习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课堂教学管理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3010的教学时间管理,让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老师的眼神动作,让学生都自信饱满;每一个教学流程,让教学内容看得见。个人认为,这种30+10的“习课堂”模式,很值得我们语文来继续研究并实施。

 

岳晓春:我觉得“习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都很科学和合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还能从始至终关注学生的“习”!

 

高添怡: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对“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习课堂”是一种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和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是一种展现教师管理魅力和育人智慧的课堂教学实践。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觉得“习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都很科学和合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我也很欣赏“习课堂”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着开放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能够不断地反思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我希望能够向他们学习,将“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忱俪结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是一次次有张力的智力活动,更是充满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三、交流研讨

莫金霞:习课堂有明确的学习单任务,但是在板块上过于琐碎,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进行优化。

单银娥:学生初步接触词语,在第一课时时需要教师的范写和指导,找寻典型案例,不可只找对的,忽视错的。

陈城:在课堂上能看到学生的合作活动,但是读得时间太少,可适当增加。

高添怡:用问题贯穿全文教学比较自然,理解文言文语言,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

(三)国庆优秀作业展评

 

备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时收齐所有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