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 2023.5.10 | 主讲人 | 单雪莲 | |
活动主题 | 角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 |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参加人员 | 周琳、王薇、王月屹、朱燕、单雪莲、姜丹妮 | |||
活 动 内 容 | 单雪莲: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姜丹妮: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周琳: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个部分角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会凭观察或用重叠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朱燕:教学重点: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王薇:导入环节 创设了到“几何王国”的“点线之家”看“点和线”情境动画入手,很快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础上来认识角,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为探索新知作好了准备。 王月屹: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学生感知角的过程中,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角、感悟角、理解角。怎么样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有效性呢?只有走进每个孩子的世界,关注每个孩子的思维,他们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用教师实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角,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认识角。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