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 2023.3.22 | 主讲人 | 姜丹妮 | |
活动主题 | 认识万以内的数集体备课 |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参加人员 | 周琳、王薇、王月屹、朱燕、单雪莲、姜丹妮 | |||
活 动 内 容 | 周琳:本单元把认数的范围从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在100以内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数的活动经验,对计数单位“个”“十”“百”也具备初步的认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会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学生的数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大数的认识中,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对大数的实际意义缺乏感性认识。 单雪莲:(1).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的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 姜丹妮:练习中,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参与性强的优势,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练习中及时地评价,使他们将饱满的情绪保持到课的结束。 王薇:利用电脑形象地再现数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各个计数单位形成表象,使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了解各单位间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因此,教师提问:“更大的数你打算怎样去数?”时,学生自然想到要“一千一千地数”,借助于电脑中的数学模型,师生共同数“一千一千地数”模型,使学生感受到“十个一千是一万”。 朱燕:要精心准备,善于挖掘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掌握数学知识;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大胆探索,让他们自己进入数学王国。 王月屹: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因此,课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