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二学期第二周低年级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5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琳

活动时间

2023.2.15

主讲人

周琳

活动主题

有余数的除法、20以内退位减集体备课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周琳、王薇、王月屹、朱燕、单雪莲、姜丹妮

周琳: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平均分没有剩余与有剩余的小棒,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比较其异同,感受平均分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产生有余数的除法。

2)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3)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商与余数的名数在等分的情况下相同,在包含的情况下不同。

单雪莲:如何突破“理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这一难点?

1)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出示一个用小棒摆的正方形,让学生知道: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接着分别用9101112131415根小棒来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教师板书。在摆的过程中,重点探究如果余数出现4根小棒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明白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2)不计算,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计算的对错。

64÷7=8……8()45÷5=8……5()

3)余数最大能填几?

()÷8=4……()()÷5=7……()

4)除数最小能填几?

()÷()=3)……8()÷()=7)……5

姜丹妮:如何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14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该怎么分?

想:14里面有3个几呢?(学生试商的时候很难一下子找到合适的商。)先商3

试一试:三三得九,虽然没有超过被除数14,但不是最接近的,所以需要往大调;商5试一试:三五十五,想:总共只有14个苹果用来平均分,怎么能超过总数呢?所以往小里调。经过试商,确定商4最合适。

试商的过程一定要放慢速度,帮学生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小了往大调,大了往小调,直到找到合适的商。

王薇: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计算教学一般是先创设情境,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本单元的三道例题都是按照这样的理念编排的.1是小猴卖桃小兔买桃的情景,解决剩几个桃的问题,2是计算剩下的军号的把数,例3是小兔采蘑菇的情景,根据蘑菇的总个数和一种蘑菇的个数,求另一种蘑菇的个数.1、例3是儿童喜欢的童话情境,例2是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有趣的、有挑战性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注意的是,在创设的情境中提供了能帮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的直观材料,这些直观材料对计算方法的思考能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

朱燕: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与灵活.

3、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为题的过程中,积累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王月屹:教学方法与措施

1、课堂上要关注差生,让学习小组长帮助了解组内每个成员是否都能说出一种算法。

2、安排形式多样,数量较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

3、进行多种算法的理解、比较、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加深对自己原有算法的理解和确认,也可能放弃自己的算法而学习、吸纳别人研究出来的算法,从而对自己的认识进行修正或完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