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备课组活动记录表2022年10月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琳

    低年级   备课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22.10.12

主讲人

单雪莲

活动主题

表内除法》集体备课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王月屹、朱燕、王薇、周琳、单雪莲、姜丹妮

单元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主要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单雪莲:用乘法口决求商是教学计算划中的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导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

周琳: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单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7进行分析、推理,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评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北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姜丹妮: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解决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或成了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王月屹:遵循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安排解决问题的内容。本单元的“解决问题”共设计3个例题,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朱燕: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机会。如出示“56÷8”的计算思路再让学生独立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目”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 “27÷9”的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掌握用7—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决求商的计算技能。

 

 

    低年级   备课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22.10.19

主讲人

周琳

活动主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一二三部分)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王月屹、朱燕、王薇、周琳、单雪莲、姜丹妮

周琳: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局部: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準和课程实施建议。

    2022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準”改为“课程内容”。前言局部由原来的根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根本性质、课程根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局部。

姜丹妮: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资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22年版:数学是讨论数量关係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王月屹:根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22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训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朱燕: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併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资讯科技

2022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资讯科技

单雪莲: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係;数学课程根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意启发式;正确对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係;留意资讯科技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低年级   备课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22.10.26

主讲人

王月屹

活动主题

10以内的加减法》集体备课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王月屹、朱燕、王薇、周琳、单雪莲、姜丹妮

王月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认识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直观地显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朱燕: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对容易掌握的题适当少练,较难掌握的题适当多练,增强练习的针对性;教材为计算题配上情境,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地练;教材注意在计算练习中渗透函数思想和一些计算规律,增强练习的结构性。

周琳:本单元教材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例题都用有趣的画面呈现,在画面中包含条件信息。也有对条件的加工能获得的问题信息。部分题材有一定的开放性,或是能列出同一种算法的许多式子,解决类似的问题;或是能选择不同的算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单雪莲: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姜丹妮: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