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第二学期中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马桂玉

 中年级数学 备课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23.3.2

主讲人

叶婷

活动主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评议

活动地点

梦想教室

参加人员

马桂玉、叶婷、高丽芬、姜丹妮、孙小婷、黄平东等

一、叶婷: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量关系”的教学。“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内容要求

①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②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 总量=分量+分量、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 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业要求

①数量关系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②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学提示

①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加法或乘法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知道模型中数量的意义。

②常见数量关系的教学要在了解四则运算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现实问题中的加法模型是表示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乘法模型可大体分为与个数有关(总价=单价×数量)和与物理量有关(路程= 速度×时间)的两种形式,感悟模型中量纲的意义。

③应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目标】

素养表现:模型意识、应用意识、推理意识。

1)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2)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模型意识有助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形成模型观念的经验基础 。

3)应用意识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能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应用意识有助于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

孙小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高,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从问题出发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呈现多元资源,从中找出学生的问题。

梁晓英:教师课前钻研教材,准者工作充分,课堂教学环境平等、民生互动。建议: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可进一步锤炼,教学设计的层次性、细节处理少能尚须再打磨润色。

杨春娟:本堂课教学目标清晰,从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引出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关注问答过程的深度深化,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桂玉:教师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问题想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给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