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茂林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5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金霞

寻访对象:

芙蓉老茂林纪念馆

寻访纪实: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

根据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指导方向,结合少先队活动课分年级活动建议中的“学习榜样”、“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活动,围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主题,指导队员们开展少先队寻访活动,引导队员们重温历史,进一步了解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梦想英勇奋斗的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平日学习生活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发挥少先队员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少先队员的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少先队员与辅导员一起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中。326日下午,芙小的少先队员代表来到了学校德育基地——“茂林庄园”,开始了新一期的红领巾寻访活动。

周茂林纪念馆是常州市第一家私人建设的家庭纪念馆,是周茂林的曾孙女周美玉女士捐款建成的。今天队员们有幸在周美玉女士的亲自解说下,领略周茂林老先生传奇的一生。纪念馆分三个展馆,在第一个图片展馆,大家通过文字、连环画和解说,深刻了解了周茂林老先生生前散尽家财,只为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他搜集奇方丹药,悬壶济世,救人无数,曾让中国“棉纱大王”荣宗敬重获新生;抗战期间,义助新四军,疗伤赠药,抗击日寇。二号展馆陈列着周茂林先生的塑像以及与他相关的文献记载。最让队员们心动的是周茂林生前使用的医疗器械、传于后人的特制药物、手写医案医方,以及他生前使用过的各类兵器。三号展厅珍藏着周氏家族百年传承下来的药物。这一切都是周茂林老先生为民服务最好的证明。

参观结束之后,周美玉女士和队员们围坐一桌,说自己童年的趣事,感慨纪念馆建成的不易以及建成后的欣慰,耐心解答了大家一系列的问题,并对所有队员寄予厚望。队员们听得热血澎湃,红色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周茂林老先生是一代传奇,周美玉女士何尝不是当代的传奇呢?最后,三位男生用新学的阳湖拳之板凳操,献礼周茂林老先生。

通过此次寻访活动,芙小学子对芙蓉这块土地上先辈精神的实质内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思考,队员们明白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会铭记先辈们的故事,传承芙蓉茂林精神!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队员们更会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寻访感悟:

芙蓉小学 2中队 韩笑笑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参观了位于芙蓉水乡的老茂林纪念馆,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芙蓉老茂林有了新的理解。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断然出手制歹徒的英勇故事。有一次,他乘客船经过无锡白荡圩,见船舱内有四个贼眉鼠眼的青壮汉子,上身穿着斯文光鲜,脚底露出破烂袜子,他判定这四个人来者不善。果然,船至湖心,贼人凶相毕露挨个搜刮船客财务,待至茂林时,他猛往上一跳,抽出掌舵的舵柄,脚在空中劈了一个叉,三两下就把歹徒打入水中后,后交官府处置。真是听得我热血沸腾,好帅的周老先生。看着周老先生留下的一件件老物事,虽然周阿姨说它们并不贵重,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它们是我们芙蓉人的骄傲。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都反映着周茂林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感人的事迹。

2、芙蓉小学1中队 周羽沫

在周茂林纪念馆,有这样一位老人的雕像:白胡子飘飘,清瘦矍铄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眼镜,眼睛炯炯有神,就像是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他,就是周茂林老先生,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志士。

周茂林老先生医术高超,乡亲们头疼脑热的时候都会寻求老先生的帮助,而他也为人热心,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周边的群众。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茂林老先生誓言不当鹰犬爪牙,拒绝了敌人抛来的“橄榄枝”。他热情支持抗战,为新四军送去价值不菲的伤药,还亲自为部队伤员疗伤……

周茂林老先生心中有大义,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含义,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芙蓉小学六(2)中队 陈熠桦

最让我感动的是周老先生的爱幼之心,每当他治疗小孩头上的肿胞时,只要用手去摸一下,病就好了。这是因为当他用手去摸时,夹藏在手指之的刀片就会将肿肿胞划开,当他收手的时候,脓水会顺手被挤出。所以只要到他那里去治病的人,都不会感到害怕。跟他学武功的也是如此,周老先生在公园练舞时,人们看到,个个都好想要跟他学,但是周老先生说,我不收徒弟,如果你们想学就跟着我练。他很是与别人不同,他从不叫卖,一生傲骨,甘为清贫。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我被周茂林老先生的种种事迹震撼了,被他的精神品格所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要有这样的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