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等相关要求。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数学学科和儿童发展规律,按照“统筹管理作业、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督促完成作业、认真批改。
二.工作理念
1.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作业应当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能够 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2.体现因材施教。作业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和能力来设计和布 置,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难,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强调学生主体性。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和思考,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工作要点
(一)依据课标,立足教材。作业结构、难度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作业内容紧扣课程要求,与教材习题系统有机融合。
(二)总量适度,质量优先。坚持作业质量优先,适度安排作业任务,严格控制总量符合国家要求。
(三)突出情境,解决问题。作业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展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进阶设计,着眼思维。作业设计遵循“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分层进阶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四.具体措施
(一)注重学习,建立学习型课题组。
(二)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平时抓研究。
(四)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评选论文,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
五.具体安排
九月份
1.通读教材,制定课题计划。
十月份
1.作业设计研讨活动。
2.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作业设计研讨活动。
2.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作业设计研讨活动。
2.理论学习
一月份
1.做好期末复习。
2.学期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