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 2023.3.15 |
活动地点 | 梦想教室 |
参 加 人 员 | 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 |
活 动 内 容 | 1、组织教研组老师听课,赵惠琴执教《马诗》 2、各教师评课 陆榕: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托物言志,通过理解马理解诗人怀才不遇,渴望报效祖国的志向。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情感,必须通过史料的补充。教师给学生补充诗人的生平,了解其一生都是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最终在郁闷悲苦中去世,这样情感的体会就水到渠成了。 单银娥:马诗这首诗,不单单要补充诗人的生平,图片资料的补充同样重要。比如“吴钩”是一种兵器,比如“燕山”的地理位置,包括边塞资料的补充,这些都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有很大的作用。只有把整首诗置于边关的地理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所描绘的边塞景色,从而理解诗人渴望报效祖国的志向。 徐君:读好古诗是教学古诗的重点内容。教师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片的运用,教师的范读,情境的创设等等手段,帮助学生读好古诗。当然,读诗也要有层次,通过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等步骤,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领悟诗人的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 周见宇:教师在教学时通过一首诗,走向一组诗。高年级的课堂,如果只教一首诗,内容上肯定显得单薄,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组诗的学习。赵老师补充学习了李贺的另一首马诗,通过3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一首走向多首,既丰富了学生对“马”这个形象的感受,也积累了古诗,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